首先,在测量前将荧光分光光度计预热 15 至 30 分钟。然后单击测量,并将积分时间设置为 0.1 秒,增量为 1 纳米,狭缝宽度为 1 纳米,信号公式为 S1-CR1-C。接下来,使用巴斯德移液管小心地将 3.5 毫升稀释的姜黄提取物转移到石英比色皿中。
使用 365 纳米激发源测量发射光谱,并将发射范围设置为 380 纳米至 625 纳米。测量具有最高发射波长的样品的激发光谱。将激发范围的下限设置为 330 纳米,将上限设置为监测的发射波长减去 15 纳米。
重新测量具有最高激发波长的样品的发射光谱。设置从激发波长加 15 纳米到 625 纳米的发射范围。接下来,将激发范围固定在 330 和 435 纳米之间,将所有稀释的姜黄提取物的发射范围设置为 450 到 650 纳米之间。
然后用乙醇清洁比色皿,并测量剩余稀释液的排放量。要测量壳聚糖的发射激发矩阵,将狭缝宽度设置为1纳米,积分时间为0.1秒,发射范围为300至370纳米,激发范围为385至450纳米。然后将壳聚糖溶液转移到洗涤过的比色皿中,并将其放入分光光度计中以测量其发射激发基质。
将多测试仪织物放在FTIR仪器的ATR晶体上。然后测量织物的红外透射率。要对壳聚糖染色织物进行荧光分析,请将织物放入仪器的样品架中。
用载玻片将织物位置固定在窗户中间。现在将积分时间设置为 0.1 秒,增量为 1 纳米,狭缝宽度为 0.6 纳米,信号公式为 S1C-R1C。然后将发射范围设置在 380 到 635 纳米之间,并在 365 纳米处测量荧光。
使用光致发光分析确定的最高激发波长来测量样品的发射光谱。在激发波长上增加 15 纳米,并将其设置为发射范围的下限。将上限设置为 625 纳米。
最后,测量 1 至 50 个稀释的壳聚糖成品姜黄染色织物的发射光谱,浓度为 365 纳米。要对织物进行形态分析,首先将 365 纳米的手持式紫外线源安装在铁架上。将其指向体视显微镜。
接下来,将布料放在舞台上,打开白色光源。将变焦设置为最低放大倍率以定位目标成像区域。将放大倍率增加到四倍,并使用微调旋钮细化图像焦点。
使用内置的成像软件,插入比例尺并捕获图像。为确保成像均匀,请将曝光补偿设置为 100,将曝光时间设置为 100 毫秒,将增益设置为 20。然后将红色的色调值调整为 27,绿色调整为 32,将蓝色调整为 23。
最后,将锐度调整为 75,降噪调整为 35,饱和度调整为 50,伽玛调整为 6,对比度调整为 50。关闭白光源后打开紫外线灯。现在,使用所有织物的相同成像参数捕获图像。
对多测试织物的紫外分析表明,姜黄素溶液在不同浓度下成功沉积。姜黄素壳聚糖染色织物的光致发光发射光谱表现出增强的光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