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工作平台上组装一个解剖显微镜、两个带细尖的镊子、剪刀、一个 1 毫升注射器针头和滤纸。接下来,使用肘部剪刀,从麻醉的小鼠身上成核。将眼睛放入含有 4% 多聚甲醛和 0.2% 苦味酸的玻璃皿中,溶于 0.1 摩尔磷酸盐缓冲液中。
在解剖显微镜上,使用 1 毫升注射器在角膜角膜缘上打一个孔,然后用剪刀剪掉眼前段。使用镊子从视网膜内表面取下晶状体。现在使用两个镊子,小心地剥开巩膜,直到视网膜与眼罩完全分离。
随后,将视网膜切成四块。用 4% 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过夜后,用 0.01 摩尔 PBS 洗涤视网膜组织 6 次,每次 10 分钟。将视网膜组织在 1% 硼氢化钠和 0.01 摩尔 PBS 中孵育 30 分钟。
同样,在 0.01 摩尔 PBS 中洗涤视网膜切片至少六次。然后,用滤纸去除玻璃体。并使用双刃剃须刀片,将视网膜切成 100 到 300 微米之间的小块。
在 0.01 摩尔 PBS 中洗涤视网膜条纹 6 次,每次 10 分钟,然后与 ABC 试剂盒中的试剂 A 和试剂 B 孵育两天。接下来,在 0.05 摩尔 tris 缓冲液中洗涤视网膜条纹 3 次,每次 10 分钟。将视网膜条纹与二氨基苯或 DAB 试剂盒中的 5% 试剂 1 和 5% 试剂 3 在蒸馏水中在室温下预孵育 1 小时。
要用 DAB 对视网膜条纹进行染色,请依次从 DAB 试剂盒中的三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用 0.05 摩尔 tris 缓冲液洗涤视黄醛条带 3 次,每次 10 分钟。
最后,用 0.01 摩尔 PBS 洗涤试纸条,每次 6 次,每次 10 分钟。在对照实验中,在没有一抗的情况下,具有两条带状的锥形蒂和带有一条带状的球状球状细胞没有免疫反应性。蛋白激酶 C α 鉴定了视网膜中的杆状双极细胞。
DAB 站立展示了蛋白激酶 C α 和双极细胞树突的存在,在外丛状层中形成带有杆状和视锥末端的突触。此外,DAB 反应产物有助于识别内丛状层中的杆状双极细胞末端和轴突过程。P 物质免疫反应性无长突细胞显示突触前于 P 物质阴性无长突细胞。
此外,P 物质免疫反应性无长突细胞分别在内丛状层的亚层 3 和亚层 5 水平的突触后至双极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