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冷冻的热应激和未经处理的 5 天龄 Columbia-0 拟南芥幼苗收集到液氮容器中。使用均质器将幼苗研磨成粉末一分钟。然后向试管中加入 500 微升多核糖体提取缓冲液。
倒置并涡旋试管以混合样品。将提取溶液在 12, 000G 下在 4 摄氏度下离心 10 分钟。然后,通过 100 微米细胞过滤器过滤上清液,以获得透明、无颗粒的提取溶液。
将过滤后的上清液加载到预先制备的蔗糖梯度上,并等待其达到平衡。然后,使用 210, 000G 水平转子在 4 摄氏度下以最大加速和减速速率对梯度进行 3.5 小时超速离心。非多核糖体 RNA 和多核糖体 RNA 在相应的蔗糖梯度溶液中根据它们的密度进行分离。
为微量注射泵准备追逐溶液,该注射泵由 70% 蔗糖、10% 甘油和 0.02% 溴酚蓝组成。将溶液充分混合 30 至 40 分钟。将追逐溶液注入梯度后,使用软件控制密度梯度分馏器。
然后用去离子水校准机器。超速离心后,将试管放在密度梯度分馏器上。使用穿管系统,将管子连接到注射泵和紫外线检测器。
将密度梯度分馏器切换到远程软件控制模式。将超大容量注射泵的注射流速设置为每分钟 3 毫升。通过使用分级分离器测量 254 纳米处的光密度,启动获得多核糖体轮廓图的过程。
根据多核糖体谱测量,分别收集非多核糖体和多核糖体 RNA 组分。将收集的 RNA 组分与预冷的 2 倍高盐溶液彻底混合。然后从试剂盒中加入 8 微升稀释的真核 poly-A RNA 对照储备液。
用水平转子将高盐溶液混合 RNA 在 450, 000G 下在 4 摄氏度下离心 5 小时。小心地倒出上清液,并用 500 μL 预冷的 DEPC 处理过的水洗涤 RNA 沉淀 3 次。最后一次洗涤后,向 RNA 样品中加入 500 μL RNA 提取试剂。
混合并孵育 10 分钟。加入 100 微升氯仿并充分混合。孵育 10 分钟,以便进行相分离。
将混合物在 12, 000G 下在 4 摄氏度下离心 10 分钟。将含有 RNA 的上层透明水层转移到新试管中,并与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合。将混合物在零下 20 摄氏度下孵育 2 小时以沉淀 RNA。
沉淀后,再次离心并弃去上清液,将 RNA 沉淀留在底部。用 1 毫升预冷的 75% 乙醇洗涤 RNA 沉淀。在 4 摄氏度下以 12, 000G 离心 10 分钟,然后风干 RNA 沉淀。
干燥后,将沉淀重悬于 30 μL DEPC 处理过的水中。使用 220 至 750 纳米的全光谱分光光度计测量 RNA 浓度,重点测量 260 纳米的光密度。多核糖体分析显示,在正常条件下,非多核糖体和多核糖体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
40 摄氏度的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多核体部分的信号强度,在 22 摄氏度恢复 2 小时后,这种影响发生了逆转,使信号恢复到控制水平。RNA 提取结果表明,热应激降低了多核糖体组分中 RNA 的百分比,在 22 摄氏度恢复后恢复了 RNA 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