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中,连接是指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个DNA片段连起来。连接反应是由一种叫连接酶的酶催化进行的。在细胞内,连接酶用于修复在DNA复制过程中的单链或双链的断裂。在实验室里,DNA连接酶用于分子克隆来连接插入片段和载体-它是宿主生物内复制目的片段的DNA载体分子。
本短片介绍了DNA连接。讲述了连接的基本原理以及准备一个常用的连接反应的逐步步骤,并讨论了连接反应中的关键因素,例如粘末端突出端的长度对反应温度的影响,如何调整DNA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比例来防止自身连接。还将提及辅助连接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如Klenow片段和虾的碱性磷酸酶SAP,并讲述连接的应用,例如邻位连接和为测序在片段上添加接头序列。
连接是指结合在一起,其生物术语是用来形容两个生物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的酶联反应。本短片讲述了DNA连接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细胞内,连接酶识别并修复DNA链的断裂,催化DNA主链的 3'羟基和5'磷酸集团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反应属于正常细胞程序的一部分,如在复制过程中修复单链或双链DNA的断裂。
在实验室里,DNA连接酶经常用在分子克隆中,连接被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也称插入片段,与同样内切酶消化的载体-如质粒,这样目的片段就能进入宿主细胞内并得到复制。
核酸内切酶消化要用到限制性内切酶,也称限制性酶,它们会在DNA链的特定区域造成缺口。
这些缺口有些与单链断裂相似,有粘末端的3'和5'突出端,有些与双链断裂相似,没有任何突出端,被称为平端。粘端有利于连接,因为突出端的互补碱基会稳定片段间的连接反应。而平端由于没有任何互补的碱基配对,用酶将它们连接的效率要低且难度更大。通常情况下,粘端和平端之间不能进行连接。
但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DNA聚合酶I后的产物Klenow片段能将粘端转变成平端。Klenow片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