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G蛋白偶联受体是间接影响细胞变化的配体结合受体。实际受体是单个多肽,其横穿细胞膜七次,形成细胞内外循环。细胞外循环形成配体特异性口袋,其与神经递质或激素结合。细胞内循环保持在G蛋白上。

G蛋白或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是一种大的异三聚体复合物。其三个亚单位被标记为α (阿尔法)、β (贝塔)和γ (伽马)当受体未结合或静止时, α-亚单位结合鸟苷二磷酸分子或GDP,并且所有三个亚单位都连接到受体上。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α-亚单位释放GDP并结合三磷酸鸟苷 (GTP)分子。这个动作会从受体释放释放α-GTP复合物和β-γ复合物。α-GTP可以沿着膜运动,激活cAMP等第二信使途径。然而,有不同类型的α亚单位和一些是抑制,关闭cAMP。

β-γ复合物可能与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钾离子通道向细胞外释放钾离子,导致细胞膜超极化。这种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称为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或GIRK。

配体不能永久结合受体。当配体离开受体时,G-蛋白单位就可以重新结合和重新附着。但在此之前,附近的酶必须水解附在α-亚单位上的GTP,使之恢复到GDP。一旦实现了这一点,β-γ复合物与GDP-α复合物重组,整个G蛋白重新连接到其受体结构域。

常见的G-蛋白偶联受体有:骨骼肌中的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心脏中的Beta-1肾上腺素受体和平滑肌细胞上的加压素受体。在感觉系统中,如嗅觉受体和一些味觉受体,结合配体是环境分子。例如,蔗糖分子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产生甜味感。

G-蛋白偶联受体的改变可能在情绪障碍,如抑郁症中起重要作用。血清素是5HT1A受体的配体,5HT1A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有人认为,在抑郁状态下,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要么配体结合时间不够长,要么受体没有完全反应。这会导致血清能信号传导不良,表现为抑郁。

Tags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Ligand Binding SiteG proteinAlpha SubunitBeta SubunitGamma SubunitGuanosine DiphosphateGDP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CytoplasmEffector ProteinsIntracellular Signal CascadesTerminate ProcessHydrolyzedPolypeptideCell MembraneExtracellular LoopsLigand Specific PocketNeurotransmittersHormones

来自章节 6:

article

Now Playing

6.8 : G蛋白偶联受体

代谢

109.0K Views

article

6.1 : 什么是细胞信号?

代谢

105.0K Views

article

6.2 : 细菌信号传导

代谢

30.1K Views

article

6.3 : 酵母信号转导

代谢

14.1K Views

article

6.4 : 接触相关信号

代谢

43.8K Views

article

6.5 : 自分泌信号传导

代谢

47.4K Views

article

6.6 : 旁分泌信号传导

代谢

54.3K Views

article

6.7 : 突触信号

代谢

74.4K Views

article

6.9 : 内部受体

代谢

67.6K Views

article

6.10 : 内分泌信号

代谢

63.6K Views

article

6.11 : 什么是第二信使?

代谢

80.7K Views

article

6.12 : 细胞内信号转导级联反应

代谢

45.6K Views

article

6.13 : 离子通道

代谢

84.6K Views

article

6.14 : 酶联受体

代谢

75.2K Views

JoVE Logo

政策

使用条款

隐私

科研

教育

关于 JoV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