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的谱带增宽是通过其效率来衡量的。这由理论塔板数 (N) 决定。理论塔板理论指出,分离柱由一系列连续的假想塔板组成,其中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平衡。
理论塔板数越多,柱效率越高,分离能力越强。塔板高度影响带宽和分离质量;它与柱效率成反比。理论塔板数 (N) 的计算方法是将柱长 (L) 除以塔板高度 (H),如公式所示:
最小化 H 对于实现更好的效率和减少柱长至关重要。
由于扩散系数不同,不同溶质的塔板高度也不同。气相色谱法中的塔板高度为 0.1 至 1 毫米,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塔板高度约为 10 微米,毛细管电泳法中的塔板高度小于则 1 微米。
色谱柱效率可以定义为单位长度的方差,因为色谱带通常呈高斯形状。理论塔板数还与保留时间和峰底或半高处的峰宽有关。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塔板数是一个抽象概念,其数量取决于色谱柱和溶质的性质,因此它们会因溶质的不同而变化。
在填料柱中,理论塔板等效高度 (HETP) 是代表色谱柱性能的重要参数。HETP 表示一个理论塔板所需的色谱柱长度,对于设计和评估填料柱效率至关重要。较低的 HETP 值表示色谱柱效率较高,分离能力更强。
来自章节 11:
Now Playing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497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1.5K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1.7K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593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448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394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267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332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979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1.2K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1.4K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466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354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391 Views
Principles of Chromatography
364 Views
See Mor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