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用根茎农杆菌感染大豆子叶,设计引物以使用根茎农杆菌PRI2659质粒的序列检测TI质粒基因virD2。转化后,使用PCR试剂盒通过PCR测试农杆菌菌落对virD2的保留。在选择含有virD2和目的基因的根茎农杆菌菌落后,将一些菌落划线到含有每升100毫克大观霉素的LB平板上,以获得感兴趣的质粒。
第二天,使用P200移液器吸头,从LB板上刮下1.5厘米长的农杆菌,并将其重悬于一毫升磷酸盐缓冲液中。稀释重悬的细胞悬液和灭菌的超纯水在乙酰丁香酮中。使用比色皿管以600纳米的光密度测量吸光度。
接下来,在生物安全柜中,将一把无菌手术刀浸入农杆菌溶液中,并沿着子叶的内表面进行一毫米深的切口。将六到八个子叶面朝下切开在含有浸有发芽和乙酰丁香酮培养基的滤纸的培养皿上。将板在室温下孵育三天,在16小时的照期内。
三天后,将受感染的子叶转移到毛根生长或HRG板上。在16小时的光周期内将板置于设置为22摄氏度和100微摩尔的光强度的生长室中孵育,直到观察到具有2至3厘米长的次生根的初级根。三到四周后,使用无菌手术刀和镊子收获从愈伤组织生长并包含次生根的初级根。
将根转移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HRG板上,并让它们再生长五天。在第五天,收获具有三到六厘米长的次生根的转基因毛根。如果观察荧光蛋白,请确保次生根几乎没有自发荧光。
接下来,要进行引出或化学处理,将次生根切成一厘米的碎片,并将大约 100 毫克放在 HRG 琼脂上堆积一堆。然后用80微升适当的处理溶液使堆饱和,并使板在室温下孵育。24小时后,对于RNA提取,在无菌纸巾上快速将根部轻拍干燥,然后直接收获到两毫升微量离心管中。
立即使用封口膜密封管的顶部,并使用尖镊子打两个小孔。显示了转化农杆菌的菌落PCR结果。PCR中的阳性菌落表明目的基因。
然而,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菌落对virD2基因筛选呈阴性。荧光显微镜显示GFP-GmJAZ1-6的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分析证实了GmHSF6-1的过表达和GmMYB2912在威廉姆斯82根中的RNAi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