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大。为了将它们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胞中,真核生物必须将它们的DNA紧密地包裹在细胞核内。为了做到这一点,DNA被包裹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形成核小体,核小体是DNA包装的主要单位。核小体然后卷成紧密的纤维,称为染色质。
人体内大多数细胞含有约30亿对碱基DNA,它们被包装成23对染色体。很难想象这些数字代表了多少DNA。那么,要将基因组整合到一个细胞中需要多少组装呢?
我们可以通过表达基因组的长度来获得一些见解。如果我们将单个人类细胞的DNA(如皮肤细胞)排列成一条直线,那么它的长度将超过6.5英尺(约2米)。人体含有大约50万亿个人体细胞。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大约100万亿米的DNA。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足够的DNA从地球延伸到太阳300倍!
而且人类没有特别大的基因组-许多鱼类、两栖动物和开花植物的基因组要大得多。例如开花植物巴黎粳稻比人类二倍体基因组大25倍。这些数字强调了真核生物必须完成的惊人的任务,才能将它们的DNA包装在细胞内。
每个核小体由包裹在八种组蛋白核心上的DNA组成。每个核心都由四种不同类型的组蛋白组成,即H2A、H2B、H3和H4,每种组蛋白都有两份副本。另一种组蛋白H1与核小体和连接体DNA结合,稳定了结构。
随着核小体和连接体DNA卷曲成染色质纤维,DNA变得更加紧密。未凝结的染色质纤维,或常染色质,直径约为10纳米。核小体类似于纤维上的串珠。当DNA继续浓缩时,10纳米纤维盘绕成大约30纳米厚的股,进而形成300纳米厚纤维的环。当染色质完全致密时,称为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的松散结构允许诸如RNA聚合酶之类的酶进入DNA。因此,转录往往主要发生在基因组的常染色区域,这些区域富含基因。相反,紧密堆积的异染色质结构阻碍了DNA的获取,阻止了转录。异染色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端粒中,其中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比基因更常见。此外,生物体可以根据细胞和外部环境的提示动态调整DNA的堆积水平,在需要打开基因时去凝聚DNA,然后重新凝聚DNA使其关闭。
来自章节 13:
Now Playing
基因表达
101.0K Views
基因表达
136.1K Views
基因表达
67.8K Views
基因表达
54.7K Views
基因表达
85.3K Views
基因表达
169.4K Views
基因表达
53.2K Views
基因表达
39.4K Views
基因表达
36.3K Views
基因表达
75.0K Views
基因表达
145.5K Views
基因表达
140.3K Views
基因表达
54.6K Views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