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发射光谱(AES)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等离子体源,也被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又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管)是由三个同心石英管所组成的,并且管内有氩气流过。特斯拉线圈内产生的火花引发了氩气的电离,从而使其能够产生高温等离子体。
由射频发生器驱动的水冷感应线圈所产生的波动磁场将会与产生的离子和电子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将会导致出现欧姆加热,同时形成高温等离子体,从而使其能够为元素分析提供最佳环境。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中的样品引入,例如同心玻璃雾化器或电热蒸发法。在同心玻璃雾化器中,样品会通过伯努利效应在高速氩气的帮助下进行传输,从而使其能够形成细小的液滴来进入等离子体。在电热蒸发法中,样品首先会在熔炉中蒸发,然后通过氩气流进入到等离子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的观察方式分为垂直观测或水平观测。在水平方向、轴向观测的等离子体是高灵敏度分析的理想方式。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冷锥接口(CCI),而且能够使光学元件无需考虑较冷的等离子体尾部,从而使其能够减少干扰并提高系统对高溶解性固体的耐受性。垂直方向、垂直观测的等离子体适用于具有挑战性的应用,例如对油、有机溶剂、地质/金属消化物和较高的总溶解固体(TDS)溶液所进行的分析。
等温轮廓线描绘了样品原子在到达观察点之前在等离子体中停留时间内所经历的温度范围。这将会使得原子化变得更完全,化学干扰更少。原子发射光谱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具有众多优势,其中包括:化学惰性原子化、均匀的温度分布、宽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校准曲线和显著的电离效果,这使其能够成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应用的绝佳选择。
来自章节 14:
Now Playing
Atomic Spectroscopy
435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682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252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621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446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279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314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544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274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670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279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131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158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127 Views
Atomic Spectroscopy
207 Views
See Mor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