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VE Logo

登录

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本文内容

  • 摘要
  • 摘要
  • 引言
  • 研究方案
  • 结果
  • 讨论
  • 披露声明
  • 致谢
  • 材料
  • 参考文献
  • 转载和许可

摘要

滑面为解决粘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协议描述如何在高温下制造滑面。结果表明, 在高温下, 滑面表面对液体具有抗润湿性, 对软组织具有显著的抗粘附作用。

摘要

耐高温抗粘连表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电刀仪器, 发动机和管道。典型的抗润湿超疏水性表面容易失效, 当暴露在高温液体。最近,猪笼草激发的滑面显示了解决粘附问题的新方法。在滑面上的润滑剂层可以充当被排斥材料与表面结构之间的屏障。然而, 以往研究中的滑面很少表现出耐高温。在这里, 我们描述了一个协议, 以制备耐高温光滑表面。采用光刻辅助法对不锈钢柱结构进行了制备。用盐水 functionalizing 表面, 通过添加硅油来制备光滑的表面。制备的滑面保持了水的抗润湿性, 即使表面加热到300摄氏度。同时, 滑面在高温下对软组织的抗粘连作用也很大。这种类型的不锈钢滑面在医疗设备, 机械设备,方面的应用。

引言

由于其在电刀仪器、发动机、管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在高温下用于液体和软组织的抗粘连表面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1,2,3,4. Bioinspired 表面, 特别是超疏水性表面, 被认为是理想的选择, 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抗润湿能力和自清洁性能5。在超疏水性表面, 应将抗润湿能力归因于表面结构中的锁定空气。但是, 超疏水性状态不稳定, 因为它位于凯西-巴克斯特状态6, 7 中.同时, 在高温下, 由于从凯西-巴克斯特到 Wenzel 状态8的润湿状态转变, 液滴的抗润湿性可能会失败。这种润湿过渡是由于结构中的小液滴润湿引起的, 导致无法将空气锁定到位。

最近, 由于猪笼草的 peritome 的滑特性,猪笼草, 黄et 等. 报告了一个概念, 通过注入润滑剂到表面结构9,10, 构造光滑的表面 ,11。由于毛细力的缘故, 结构可以牢固地保持润滑剂到位, 就像在超疏水性表面的锁着的空气袋。因此, 润滑剂和表面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固体/液体表面。当润滑剂对表面结构有优先的亲和力时, 复合表面的液滴会很容易滑动, 只有极低的接触角滞后 (例如, ~ 2°)12。这一润滑剂层还使表面具有显著的抗润湿能力13, 显示了医疗设备14,15的巨大潜力。然而, 以往对滑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温或低温条件下的制备。对高温抗滑面的制备研究很少。例如, 张et表明, 润滑油的快速蒸发会迅速导致滑块的性能在稍高的温度下发生故障 (16)。

耐高温滑面可拓宽应用潜力;例如, 它们可以被用作液体屏障, 以减少对电刀器械的软组织粘连。手术过程中, 由于高频电刀提示的高温, 严重的软组织粘连发生。软组织可以烧焦, 导致它坚持的仪器提示, 然后撕裂软组织周围的提示17,18,19。术后粘附软组织对手术有负面影响, 也可能诱发止血失败19,20。这些影响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利益。因此, 解决电切器械软组织粘连问题迫在眉睫。事实上, 滑面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机会。

在这里, 我们提出了一个协议, 以制造在高温下可用的滑面。不锈钢因其耐高温而被选为表面材料。采用光刻辅助化学蚀刻法对不锈钢进行了粗糙化。然后, 表面具有生物相容材料的功能, 生理盐水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21,22,23,24。通过添加硅油, 制备了一种光滑的表面。这些材料使光滑表面达到耐高温。研究了高温抗润湿性及对软组织的抗粘连作用。结果表明, 在高温下, 利用滑面来解决抗粘接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研究方案

1. 不锈钢光刻

  1. 使用机械绘图软件设计光掩模, 并通过将其提交到光模打印机4来制造设计。
  2. 清洗不锈钢 (316 SS; lengthx 宽度: 4 厘米 x 4 厘米, 厚度: 1 毫米), 在室温下用碱性溶液 (50 克/升氢氧化钠和40克/升 Na2CO3) 冲洗, 以除去油污。
  3. 在超声波清洗机 (工作频率:40 赫, 超声波功率: 500 W) 上进行超声波清洗, 彻底清洁不锈钢。用去离子水、正己烷、丙酮和乙醇依次冲洗10分钟。
  4. 将不锈钢放在150摄氏度的热板上晾干30分钟. 保护不锈钢, 用一张铝箔盖住它。
  5. 将不锈钢放在旋转涂布机的中心。使用吸管将正光刻胶 (约1毫升) 存入不锈钢, 从中心到边缘, 直到光刻胶完全覆盖不锈钢。避免在光刻胶中形成气泡。
    1. 执行自旋涂层, 首先以 700 rpm/分钟6秒的速度, 开始旋转周期, 然后以 1500 rpm/分钟的速度在十五年代, 均匀地传播光刻胶。
  6. 松开真空阀, 用一双镊子回收不锈钢。将不锈钢放在热板上120摄氏度, 2 分钟烘烤光刻胶。
  7. 将不锈钢放在光刻机的真空阀上。将光刻机的曝光时间设置为二十五年代。
    注: 在这里, 光刻机是一个接触光刻与紫外线 (UV) 光波长的254毫微米和光强度为13兆瓦/厘米2
  8. 释放不锈钢, 并将其放在开发人员解决方案中1分钟, 以消除光刻胶, 而不暴露在 UV 光。从显影液中取出不锈钢, 用去离子水冲洗, 并在 N2气体下晾干。
  9. 将不锈钢放在热板上烘烤120°c 2 分钟。
  10. 用垂直显微镜放大 100x, 观察不锈钢表面, 检查所获得的光刻胶质地。

2. 不锈钢的化学蚀刻

  1. 在100毫升烧杯中制备一个200毫升 (400 克/升 FeCl3, 20 克/升磷酸, 500 克/升盐酸) 的化学蚀刻溶液。
  2. 将不锈钢与光刻胶质地放在化学溶液中10分钟。不要让不锈钢件相互接触。一次最多放置四个不锈钢件。
  3. 用镊子取出化学蚀刻不锈钢, 用去离子水清洗1分钟, 用 N2气体将其烘干。
  4. 通过将不锈钢在丙酮中浸入5分钟的超声波清洗, 去除光刻胶的质地。然后, 用 N2气体干燥化学蚀刻不锈钢。

3. 化学蚀刻不锈钢的自组装

  1. 用稳定的去离子水清洗化学蚀刻不锈钢, 用 N2气体将其烘干, 并将其放在100摄氏度的热板上, 以使表面完全干燥。
  2. Hydroxylate 在射频等离子机中使用 O2等离子处理的化学蚀刻不锈钢, 其射频功率为100瓦特, 为10分钟, 系统压力为100毫巴, 流量为 20 sccm。
  3. 在烧杯中制备无水甲苯1毫米溶液。在溶液准备前彻底干燥烧杯。
  4. 在室温下用4小时的溶液冲洗化学蚀刻不锈钢。把烧杯放在密封的袋子里。不要让不锈钢件相互接触。
  5. 取下不锈钢, 用无水甲苯清洗, 用10分钟进行超声波清洗, 用 N2气体将其烘干。

4. 滑面制备

  1. 存约10毫升/厘米2硅油 (粘度: 350 cst; 表面张力: 21.1 锰/米) 上涂覆, 化学蚀刻不锈钢使用滴管。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硅油在不锈钢表面的润湿过程 (放大率为 10x)。
  3. 将不锈钢放置在垂直位置1小时, 除去多余的硅油。

5. 滑面水滑动行为的研究

  1. 在滑面上沉积一个4µL 的水滴。将不锈钢置于光学显微镜下, 通过2°将基体倾斜。
  2. 在低放大率 (50x) 下, 可视化水滴滑动在滑面上, 以检查滑面是否具有容易滑动的特性。

6. 高温下湿滑表面的抗润湿性分析

  1. 用镊子将不锈钢与热板上的滑面放在一起。在不同的高温下设置热板 (200 °c、250°c 和300°c), 以分析不同温度下的抗润湿行为。
    注: 请勿用手直接接触高温不锈钢。
  2. 用微型注射器在滑面上沉积10µL 的水滴。
    注: 在水滴滴之前, 滑面的温度应达到平衡。
  3. 使用高速相机记录水滴运动的帧速率为500赫兹。
    1. 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将相机的镜头对准不锈钢。调整相机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水滴图像。通过推入相机的开始按钮, 记录不锈钢表面水滴的移动。当水滴滑离不锈钢以完成录音时, 按下相机的末端按钮。

7. 滑面对软组织的抗粘连作用分析

  1. 使用机械手、测功机、热板和固定夹具设置粘附力测量平台4, 如图 3a所示。
  2. 将测试面放在热板上。使用夹具固定在板上的不锈钢。将测试表面加热到一定的高温(例如, 300 °c)。
    注: 试验表面应密切接触热板, 以确保有效的热运输到滑面。
  3. 将测功器固定在机械手上。将气缸表 (直径: 2 厘米) 与一个力头连接, 作为一个软组织固定平台。
  4. 修复软组织(例如,鸡胸肉; 长度: 5 厘米, 宽: 2 厘米, 厚度: 3 毫米), 用一根细线放在气缸上。确保软组织表面近似均匀。
  5. 将软组织以1毫米/秒的速度加载到测试表面, 直到测功机通过旋转机械手的运动按钮达到一定的最大力 (例如, 4.5 N)。然后, 以同样的速度卸去软组织。
  6. 使用数据传输线将计算机连接到测功机, 并记录软组织与测试表面之间的实时力。

结果

通过将硅油添加到涂覆的化学蚀刻不锈钢中, 制备了滑面。由于其相似的化学性质, 表面被硅油完全润湿。润湿过程显示在图 1a中。红色虚线标记润湿线。润湿后, 可见的油层可与干燥表面区分开来。用近似2°的角度, 在滑面上沉积水滴, 研究了制备的滑面的滑块性能。图 1b显示在滑面上的原位水滴移动。黄色虚线标记接触...

讨论

本手稿详细介绍了制造耐高温的光滑表面的协议。通过观察水滴的易滑动特性, 证明了所制备表面的光滑性能。通过在热面上沉积水滴, 研究了不同高温条件下制备的滑面的抗润湿性。结果表明, 即使在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的情况下, 所制备的滑面也保持了其光滑的性能。我们还确定了滑面对软组织的抗粘连作用。

与超疏水性表面不同, 滑面表面结构作为注入润滑剂的保温结构?...

披露声明

作者没有什么可透露的。

致谢

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290292 号赠款) 的支持, 并得到了博士生北航学术优秀基金会的支持。

材料

NameCompanyCatalog NumberComments
Stainless steelHongtu Corporation316Use as received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Huaxia Reagent112-04-9Use as received
PhotoresistKempur Microelectronic Corporation317SUse as received
Silicone oilBeijing Chemical Works350 cstUse as received
Anhydrous tolueneBeijing Chemical Works108-88-3Use as received
Phosphoric acid (H3PO4)Tianjin Chemical Corporation7664-38-2Use as received
Hydrochloric acid (HCl)Tianjin Chemical Corporation7647-01-0Use as received
Ferric chloride (FeCl3)Tianjin Chemical Corporation7705-08-0Use as received
Optical upright microscopeOlympusBX51
Optical stereo microscopeOlympusSZX16
High speed cameraOlympusi-SPEED LT
Ultrasonic cleanerKUNSHAN ULTRASONIC INSTRUMENTS CO. LTDKQ-500E
DynamometerYueqing Handapi Instruments Co. LtdHP-5
ManipulatorYueqing Handapi Instruments Co. LtdHLD
Hot plateShenzhen Jingyihuang CorporationDRB-1

参考文献

  1. Liu, Y., Chen, X., Xin, J. H. Ca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repel hot water?. J Mater Chem. 19 (31), 5602-5611 (2009).
  2. Urata, C., Masheder, B., Cheng, D. F., Hozumi, A. A thermally stable, durable and temperature-dependent oleophobic surface of a polymethylsilsesquioxane film. Chem Commun. 49, 3318-3320 (2013).
  3. Daniel, D., Mankin, M. N., Belisle, R. A., Wong, T. -. S., Aizenberg, J. Lubricant-infused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s with tunable dynamic omniphobicity at high temperatures. Appl Phys. Lett. 102 (23), 231603 (2013).
  4. Zhang, P., Chen, H., Zhang, L., Zhang, D. Anti-adhesion effects of liquid-infused textured surfaces on high-temperature stainless steel for soft tissue. Appl Surf Sci. 385, 249-256 (2016).
  5. Barthlott, W., Neinhuis, C. Purity of the sacred lotus,or escape from contamination in biological surfaces. Planata. 202 (1), 1-8 (1997).
  6. Feng, L., et 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from natural to artificial. Adv Mater. 14 (24), 1857-1860 (2002).
  7. Li, X. M., Reinhoudt, D., Crego-Calama, M. What do we need for a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A review on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Chem Soc Rev. 36 (8), 1350-1368 (2007).
  8. Roach, P., Shirtcliffe, N. J., Newton, M. I. Progess i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development. Soft Matter. 4, 224-240 (2008).
  9. Park, K. C., et al. Condensation on slippery asymmetric bumps. Nature. 531 (7592), 78-82 (2016).
  10. Wong, T. S., et al. Bioinspired self-repairing slippery surfaces with pressure-stable omniphobicity. Nature. 477 (7365), 443-447 (2011).
  11. Chen, H., et al. 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 Nature. 532 (7597), 85-89 (2016).
  12. Zhang, P., Chen, H., Zhang, L., Ran, T., Zhang, D. Transparent self-cleaning lubricant-infused surfaces made with large-area breath figure patterns. Appl Surf Sci. 355, 1083-1090 (2015).
  13. Lafuma, A., Quéré, D. Slippery pre-suffused surfaces. EPL. 96, 56001 (2011).
  14. Epstein, A. K., et al. Liquid-infused structured surfaces with exceptional anti-biofouling performance. P Natl Acad Sci USA. 109 (33), 13182-13187 (2012).
  15. MacCallum, N., et al. Liquid-infused silicone as a biofouling-free medical material. ACS Biomater Sci Eng. 1, 43-51 (2015).
  16. Zhang, J., Wu, L., Li, B., Li, L., Seeger, S., Wang, A. Evaporation-induced transition from Nepenthes pitcher-inspired slippery surfaces to lotus leaf-inspired superoleophobic surfaces. Langmuir. 30 (47), 14292-14299 (2014).
  17. Sutton, P. A., Awad, S., Perkins, A. C., Lobo, D. N. Comparison of lateral thermal spread using monopolar and bipolar diathermy the Harmonic Scalpel™ and the Ligasure™. Brit J Surg. 97 (3), 428-433 (2010).
  18. Koch, C., Friedrich, T., Metternich, F., Tannapfel, A., Reimann, H. P., Eichfeld, U.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elevation in tissue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armonic scalpel. Ultrasound Med Biol. 29 (2), 301-309 (2003).
  19. Sinha, U. K., Gallagher, L. A. Effects of steel scalpel, ultrasonic scalpel, CO2 laser, and monopolar and bipolar electrosurgery on wound healing in guinea pig oral mucosa. Laryngoscope. 113 (2), 228-236 (2003).
  20. Lee, J. H., Go, A. K., Oh, S. H., Lee, K. E., Yuk, S. H. Tissue anti-adhesion potential of ibuprofen-loaded PLLA-PEG diblock copolymer films. Biomaterials. 26 (6), 671-678 (2005).
  21. Ding, J. N., Wong, P. L., Yang, J. C. Friction and fracture properties of polysilicon coated with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Wear. 260 (1-2), 209-214 (2006).
  22. Kulkarni, S. A., Mirji, S. A., Mandale, A. B., Vijayamohanan, K. P. In vitro stability study of organosilane self-assemble monolayers and multilayers. Thin Solid Films. 496, 420-425 (2006).
  23. Meth, S., Savchenko, N., Viva, F. A., Starosvetsky, D., Groysman, A., Sukenik, C. N. Siloxane-based thin films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in chloride media. J Appl Electrochem. 41 (8), 885-890 (2011).
  24. Zhang, P., Chen, H., Zhang, L., Zhang, Y., Zhang, D., Jiang, L. Stable slippery liquid-infused anti-wetting surface at high temperatures. J Mater Chem A. 4 (31), 12212-12220 (2016).
  25. Smith, J. D., et al. Droplet mobility on lubricant-impregnated surfaces. Soft Matter. 9 (6), 1772-1780 (2013).
  26. Tran, T., Staat, H. J. J., Prosperetti, A., Sun, C., Lohse, D. Drop impact on superheated surfaces. Phys Rev Lett. 108 (3), 036101 (2012).
  27. Donzelli, J., Leonetti, J. P., Wurster, R. D., Lee, J. M., Young, M. R. I. Neuroprotection due to irrigation during bipolar cautery. Arch Otolaryngol. 126 (2), 149-153 (2000).

转载和许可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

探索更多文章

133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JoVE Logo

政策

使用条款

隐私

科研

教育

关于 JoV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