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作者具有相同的贡献
针对以下问题发布了勘误表: 清醒大鼠锁骨下静脉血液采样。"讨论"部分已更新。
这更正了文章 10.3791/66075
针对以下问题发布了勘误表: 清醒大鼠锁骨下静脉血液采样。"讨论"部分已更新。
讨论部分的第三段更新自:
在这项研究中,采血失败主要发生在第4天,这可能与反复穿刺导致静脉损伤有关。在第一次采血时,当针刺穿血管时,有明显的穿透感。随着血液样本数量的增加,这种感觉减弱,延长了血液收集时间并增加了失败率。因此,每次采血后,都需要局部压力止血,以促进血管修复,防止局部血肿形成。还建议尝试使用更细的针头,例如胰岛素针头,用于采血。一旦一侧穿刺失败,应按压穿刺部位,让大鼠休息几分钟,然后换到对侧采血。对于药代动力学实验所需的密集血液采样,最好交替从左右锁骨下静脉采集血液。在确实不可用的情况下,可以补充其他采血方法。
自:
在我们的研究中,抽血失败的主要发生发生在第 4 天,这可能与反复穿刺造成的静脉损伤有关。反复穿刺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甚至诱发血管狭窄。如果穿刺后止血不充分,外渗的血液会进一步引起组织水肿和炎症,从而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这些疤痕组织很难穿透,也会拉扯并导致血管位置移动,所有这些都使血管更难定位和刺穿。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26G注射器(0.45mm)进行采血,相对于人体静脉来说,这很好,但仍然对大鼠静脉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在第一次抽血期间,当针头穿过血管时,有明显的穿透感,随着抽血次数的增加,这种穿透感会减少,采血时间更长,失败率更高。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较细的胰岛素针头进行采血,采血后应施加足够的压力以防止血肿形成,并应进行交替抽血以充分修复静脉。根据我们的经验,训练有素的抽血师可以在24小时内使用26G针头从同一只大鼠的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抽血8-10次,每次抽血之间平均间隔2-3小时。然而,大鼠可以忍受的最大抽血次数、恢复期和抽血周期可能会受到所用针规、不同实验所需的抽血间隔以及抽血师的熟练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对于药代动力学实验所需的密集血液采样,最好交替从左右锁骨下静脉采集血液。在确实不可用的情况下,可以补充其他采血方法。
未申报利益冲突。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探索更多文章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