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为盐碱土耐盐辣椒品种选育、高产品质标定提供理论指导。实验周期为15天,效率高,速度快,重复性好,结果准确。该技术可为其他作物耐盐性评价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希望初步专家宁愿评估种子的耐盐性。首先准备耐盐性强的红天湖101品种和低耐盐性的新乡8品种的作物种子。使用前准备2000毫升0.2%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种子消毒试剂。
使用七种盐制备混合盐溶液,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钠。然后准备一次性使用,九厘米培养皿和九厘米中速定性滤纸。从每个品种中选择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辣椒种子,红天湖101种子平均直径为4.2毫米,新乡8种子平均直径为3.7毫米。
根据测试工作负载计算选择的种子总数。对于种子消毒,将选定的辣椒种子浸泡在0.2%高锰酸钾溶液中。15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种子五次。
将灭菌的种子转移到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完成后,用蒸馏水冲洗种子几次,然后干燥以备进一步使用。制备六种浓度的混合盐,并使用电导率仪测量盐溶液的电导率。
在带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均匀放置40颗辣椒种子。准备种子进行六次实验处理和五次重复。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六种混合盐浓度进行发芽,以确保滤纸湿润。
将种子放入28摄氏度和80%空气湿度的空气培养箱中,以便在黑暗中发芽。种子发芽后,让幼苗在大约 450 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下生长 14 天。光照周期为12小时黑暗,12小时光照期在培养箱中。
每12小时补充培养皿中的溶液以保留湿滤纸,并每24小时用相应浓度的混合盐溶液彻底洗涤滤纸,以保持培养皿中恒定的混合盐浓度。对于种子萌发指标,确定发芽率,每天播种后用自由基破种皮,达到种子直径长度的一半作为发芽标记。为了确定幼苗生长指数,在播种后第14天从每个培养皿中随机选择10个代表性幼苗,并测量根长和下胚轴长度。
用刀将辣椒幼苗分成自由基和地面部分。擦拭幼苗上的水分,并分别称量幼苗以确定新鲜重量。为了保存辣椒幼苗,请在播种后第 14 天从每次处理中选择大约 24 克具有代表性的全辣椒幼苗。
去除地表水后,立即将幼苗在液氮中冷冻一分钟。并将它们存放在零下 80 摄氏度的冰箱中。从收集的每个处理中取出大约一克幼苗样品,一式三份。
立即将幼苗样品放入离心管中。加入液氮,用研磨棒研磨样品,测定幼苗的生理指标,包括幼苗保护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红天湖101和新乡8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
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发芽率逐渐降低,而品种的相对盐害率增加。红天湖101的种子萌发活力指数在各混合盐浓度水平上均高于新乡8号。混合浓度15克/L时,红天湖101和新乡8根长分别比对照减少89.4%和91.1%,根鲜重分别减少81.7%和71.2%。
基于品种差异,新乡8号下胚轴长度和地上鲜重各盐浓度均高于红天湖101号。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在每升5克和3克浓度时分别达到最低值。在盐浓度为每升3至15克时,新乡8号脯氨酸含量缓慢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而红天湖101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加。
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红天湖101和新乡8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最低值为3克/升。红天湖101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新乡8号,且差异逐渐增大。通过保留湿滤纸并完全清洗滤纸,保持培养皿中混合盐浓度的恒定。
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改变不同混合盐的比例,以获得更广泛和深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