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是一项基本的临床程序,为评估心血管健康提供重要数据。在进行该测量的各个部位中,主要利用肱动脉和腘动脉,因为它们易于触及和读数可靠。本课程深入探讨在这些位置测量血压的解剖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肱动脉:血压测量的主要部位
肱动脉起源于腋动脉,延伸至肘部前方的肘窝,是上臂的主要血管之一,在全身血压测量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浅表位置使其易于使用血压计袖带,使其成为非侵入性血压监测的标准位置。测量肱动脉血压时,将袖带紧贴在上臂周围,确保血压袖带上的箭头标记与动脉对齐,以准确捕获心动周期期间施加在动脉壁上的压力。
腘动脉:替代测量部位
在由于静脉插管、动静脉瘘或身体损伤等原因而无法进入肱动脉的情况下,腘动脉是替代部位。这条主要的腿部动脉穿过膝盖后面的腘窝,从股动脉继续延伸。由于腿部血管阻力增加和潜在的动脉钙化,腘动脉的血压读数通常会比肱动脉产生更高的收缩压。
方法学考虑因素和禁忌症
无论是肱动脉还是腘动脉的血压测量,都需要遵守特定的协议以确保准确性。使用这些部位的主要禁忌症包括存在静脉导管、动静脉瘘、最近进行过手术、肢体受伤、乳房切除术或该区域烧伤,这些可能会干扰准确测量或造成感染或进一步伤害的风险。
触诊法:一种辅助技术
触诊方法是估计收缩压的有用辅助技术,特别是在听诊可能具有挑战性的嘈杂环境中特别有用。为了执行此方法,将袖带放置在正在检查的动脉上,并快速充气至高于预期收缩压约 30 mmHg,以确保动脉完全闭塞。然后检查者触诊远端动脉搏动,例如用于肱动脉测量的桡动脉搏动或用于腘窝评估的足背搏动。当袖带缓慢放气时,记录下脉搏首次出现时的压力读数,该读数代表收缩压。这表明血压已上升到足以克服袖带的压力,从而使血流恢复。在继续放气的同时,脉搏消失就是舒张压。通常,在短暂休息后重复此过程以确认准确性,并取这些读数的平均值。
结论
选择肱动脉或腘动脉进行血压测量取决于临床判断、患者状况以及可能妨碍使用某一部位的具体情况。彻底了解这些测量部位的解剖学、方法学和禁忌症方面可以确保血压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在一致条件下比较不同部位的读数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血压读数的个体差异。
来自章节 14:
Now Playing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1.4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947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2.9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1.2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789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2.8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584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519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554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646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1.2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1.9K Views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701 Views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