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细胞衰老是细胞的一种特性,它允许它们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分裂有限次数,同时防止过度增殖。复制性衰老与端粒的逐渐丢失有关,端粒是在染色体末端发现的短而重复的 DNA 序列。端粒与一组蛋白质结合,在染色体末端形成保护帽。胚胎干细胞表达端粒酶——一种添加端粒重复序列并支持重复细胞分裂的酶;然而,在成人中,端粒酶仅在需要定期分裂的细胞中具有活性。
由于端粒酶在大多数人类体细胞中是无活性的,因此端粒的长度会随着每次细胞分裂而减少。达到临界长度后,端粒缩短导致细胞周期永久停滞。这种机制被认为通过限制肿瘤的异常增殖来防止癌症发展;然而,一种罕见的突变可以激活端粒酶,端粒酶重建端粒区域,使细胞增殖。因此,端粒酶是特异性抗癌治疗的完美靶点,因为大多数癌细胞表达端粒酶,而正常细胞则不表达。
端粒长度与肿瘤形成之间的关系已使用致癌小鼠进行实验验证。致癌小鼠是具有致癌基因的小鼠模型。当这种致癌小鼠与缺乏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酶缺陷小鼠杂交时,所得的后代小鼠表达的端粒比致癌亲本短。这些后代小鼠在杂交时会产生连续的一代,这些小鼠的端粒逐渐缩短。通过在每代用致癌物治疗后代小鼠来研究肿瘤形成的频率。根据结果,与保持较长端粒的早期小鼠相比,端粒较短的晚期小鼠表现出肿瘤形成的频率降低。这证明限制细胞的复制能力会抑制肿瘤的形成。
来自章节 34:
Now Playing
Cell Proliferation
3.6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6.3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6.0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6.2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4.3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3.4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2.1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2.0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4.0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2.1K Views
Cell Proliferation
2.3K Views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