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硅铝粉的法

Overview

资料来源: 凯瑞先生和迈克尔 g. 本顿,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 巴吞鲁日, LA

表面面积和孔径分布是吸附剂和催化剂制造商和用户使用的属性, 以确保质量控制和确定产品何时结束其有用的生命。多孔固体的表面积直接与其吸附能力或催化活性有关。吸附剂或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是受控的, 这样毛孔大到足以容易地承认分子的兴趣, 但小到足以提供一个高的表面积每质量。

通过等温氮气吸附/解吸技术, 可以测量表面面积和孔径分布。在本试验中, 将采用氮 porosimeter 测量二氧化硅/氧化铝粉末的表面面积和孔径分布。

Procedure

1. 启动 porosimeter

  1. 启动 porosimeter, 让它稳定。
  2. 称量塑料管架, 样品管, 玻璃插入, 和塑料阀门, 螺丝进入管顶部。
  3. 然后将样品装入管内再重。在装货时, 尝试得到至少 20 m2的总表面积的管。查找所使用的实体类型的典型表面区域范围。但是, 不要使用少于50毫克的样品。
  4. 使用 porosimeter 的软件, 通过单击 "文件" 后跟 "新示例" 来初始化一个新的示例, 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在程序中输入两个权重 (设备和设备 + 示例) 并重命名该示例。
  5. 将样品和 O 形环装入加气口, 并根据需要调整德加条件。应遵循以下程序: 在 "疏散阶段", 样品应先加热, 然后在低温 (90 ° c) 下疏散至12微米汞。然后, 舷梯到期望的最终温度 (通常300° c 为无机材料和碳) 和举行为期望时间 ("热化阶段)。
  6. 将样品管和 O 形环装入样品口。向上推在管上稍前转动螺母, 以从事引脚打开塑料阀门可以参与。确保垂直保持管。
  7. Log in or to access full content. Learn more about your institution’s access to JoVE content here

Results

在毛细管凝聚区, 等温线一般显示滞后, 以便在吸附和解吸实验观察到的表观平衡压力是不同的 (图 2)。解吸分支始终处于较低的逸和压力下。滞后始于 p/p0 = ~ 0.6, 其中毛细凝聚开始主导吸附过程, 虽然孔径分布算法使用整个等温线。计算的总孔隙体积, 使用理想气体定律和液体 N2的摩尔体积, 是 0.63 cm3/克。

Log in or to access full content. Learn more about your institution’s access to JoVE content here

Application and Summary

本文所提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是法的金标准。汞法技术是一种替代方法, 但它的高压力和接触汞的可能性是不利的。更好的压力传感器、真空泵和软件极大地扩展了 N2法的效用, 该方法使所有3关键吸附剂或催化剂形态测量 (A、孔隙体积、孔径分布) 在一个实验.它还提供有关孔隙形状的信息。

商业催化剂和吸附剂通常是制造的致密孔径规...

Log in or to access full content. Learn more about your institution’s access to JoVE content here

References
  1. Gregg and K.S.W. Sing, Adsorption, Surface Area, & Porosity, 2nd Ed., Academic, 1982 , and D. Ruthven, Principles of Adsorption and Adsorption Processes, Wiley, New York, 1984.
  2. J. Amer. Chem. Soc., 60, 309-319 (1938).
Tags
PorosimetrySilica Alumina PowderSurface AreaPore SizePorous SolidsMaterials ScienceCeramic ManufacturePhysical PropertiesChemical EngineeringHeterogeneous CatalystsAdsorbent MaterialsAdsorptionPhysisorptionGas Molecules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MicroporesMesoporesCapillariesEquilibrium Phenomenon

跳至...

0:07

Overview

0:57

Principles of Adsorption

2:42

Principles of Porosimetry

4:08

Nitrogen Porosimeter Operation

6:46

Results

7:46

Applications

8:46

Summary

此集合中的视频:

article

Now Playing

硅铝粉的法

Chemical Engineering

9.5K Views

article

测试芬管热交换器的传热效率

Chemical Engineering

17.7K Views

article

利用托盘干燥器研究对流和导电传热

Chemical Engineering

43.6K Views

article

丙二醇溶液的粘度

Chemical Engineering

31.9K Views

article

用挤出法论证幂律模型

Chemical Engineering

9.9K Views

article

气体吸收器

Chemical Engineering

36.3K Views

article

汽液平衡

Chemical Engineering

85.7K Views

article

回流比对塔板蒸馏效率的影响

Chemical Engineering

76.6K Views

article

液-液萃取效率

Chemical Engineering

47.9K Views

article

液相反应器: 蔗糖反转

Chemical Engineering

9.5K Views

article

水杨酸的化学改性结晶

Chemical Engineering

23.9K Views

article

填料床反应器中的单相和两相流

Chemical Engineering

18.7K Views

article

烷的加入聚合动力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15.9K Views

article

催化反应器: 乙烯加氢

Chemical Engineering

29.6K Views

article

旋转和寒意

Chemical Engineering

7.2K Views

JoVE Logo

政策

使用条款

隐私

科研

教育

关于 JoV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