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穿过豌豆植物时,孟德尔(Mendel)注意到其中一个亲本性状有时会在第一代后代中消失,称为F 1 sub>代,并且可能会再次出现在下一代(F 2 < /子>)。他得出一个结论,其中一个特征必须优先于另一个特征,从而导致F 1 sub>代中的一个特征被掩盖。当他穿过F 1 sub>植物时,他发现F 2 sub>代中75%的后代具有显性表型,而25%具有隐性表型。
孟德尔解释这一结果的模型有四个部分:(1)被称为等位基因的替代版本解释了性状的差异。(2)一个有机体继承了每个基因的两个拷贝,每个拷贝来自父母一方。(3)显性等位基因的存在掩盖了隐性等位基因的存在;(4)一个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分离。这个模型的最后一部分叫做分离定律。如果一个父母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或者是杂合子,这些等位基因将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平均随机分离。科学家们现在明白,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的分离解释了父母等位基因的分离。
让我们考虑一下紫色开花植物 (基因型 PP ) 和白色开花植物 ( pp )之间的杂交。产生的F1代有紫色花( Pp )。孟德尔模型的第(3)部分解释了这种表型,因为显性紫色等位基因掩盖了隐性白色等位基因。然而,当 F1 植株杂交 (Pp x Pp)时,后代可以是紫色或白色,比例为3紫色/1白色。相应的基因型比率为 1 PP:2 Pp:1 pp。这一结果得到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支持,因为每一株植物都从每一个亲本获得一个等位基因。
来自章节 12:
Now Playing
DNA结构与功能
59.9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96.4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106.4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224.4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69.7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80.1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36.2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33.6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63.8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42.0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36.2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20.2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50.2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49.6K Views
DNA结构与功能
95.8K Views
See Mor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