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Method Article
隧道纳米管(TNTs)主要是连接相邻细胞的开放式F-actin膜纳米管,促进细胞间通讯。TNT与其他细胞突起的显着特征是细胞之间纳米管的悬停性质。在这里,我们通过构建共聚焦z堆栈图像的3D体积视图来表征TNT。
最近的发现表明,细胞通过纳米级肌动蛋白膜导管(即"隧道纳米管"(TNT) )进行 直接,远程,细胞间转移。TNT被定义为开放式脂质双层包围的膜延伸,其介导直径范围在50nm至1μm之间的相邻细胞之间的连续性。 TNT最初在神经元细胞中得到证实,但连续的研究表明TNT存在于几种细胞类型和疾病中,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毒感染和癌症。一些研究将相邻细胞之间的封闭式电偶联膜纳米结构称为TNT或TNT样结构。
根据终点膜连续性阐明超微结构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此外,由于缺乏特异性标记物,在使用常规方法表征TNT方面,细胞-细胞通讯的研究具有挑战性。TNT主要定义为基于F-肌动蛋白的开放式膜突起。然而,一个主要的局限性是F-肌动蛋白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突起中,这使得区分TNT与其他突起变得具有挑战性。基于F-肌动蛋白的TNT的显着特征之一是这些结构在两个细胞之间徘徊而不接触基质。因此,根据它们在细胞之间的徘徊,可以方便地将不同的F-肌动蛋白染色的TNT与其他突起(例如丝状伪足和神经突)区分开来。
我们最近表明,通过肌动蛋白依赖性内吞作用内聚蛋白的内化低聚淀粉样蛋白-β 1-42(oAβ)刺激活化的p21激活激酶-1(PAK1),其介导SH-SY5Y神经元细胞之间含F-肌动蛋白的TNTs与磷酸化PAK1共表达的形成。该协议概述了一种 3D 体积分析方法,以从捕获的 oAβ 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中 F-肌动蛋白和磷酸化-PAK1 免疫染色膜突起的 z 堆栈图像中鉴定和表征 TNT。此外,TNTs与基于F-肌动蛋白和β-III微管蛋白免疫染色膜导管的发育神经突和神经元生长物区分开来。
隧道纳米管(TNT)是基于F-肌动蛋白的,主要是开放式膜导管,在货物和细胞器的细胞间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TNT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在不与基质接触的情况下连接相邻的细胞;它们的长度超过 10-300 μm,直径在 50 nm 到 1 μm之间变化 2,3。TNT是瞬态结构,其寿命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TNTs首先在PC12神经元细胞中得到证实1;后来,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存在于几种体外和体内细胞类型中 4,5.一些研究揭示了TNT在各种疾病模型中的病理意义,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病毒感染6,7,8。
TNT的结构异质性已被各种细胞系统中的几项研究证明9。差异基于细胞骨架组成、形成机制和转移的货物类型10。首先,徘徊在两个相邻细胞之间并转移细胞器的开放式F-肌动蛋白阳性膜连续性被认为由TNTs组成11。然而,在TNTs的形成中观察到的缺乏明确性或多样性增加了开发TNT特异性标志物的难度。因此,很难通过常规检测方法识别TNT结构,也难以区分膜纳米管的开端和闭端突起12。然而,TNTs作为两个细胞之间的F-肌动蛋白膜突起徘徊的特征相对容易,使用常规成像技术进行识别也更可行。其他基于肌动蛋白的细胞突起,如丝状伪足和背丝状伪足,不能在两个远处细胞之间徘徊,特别是当细胞固定时。值得注意的是,封闭式、电耦合、发育中的神经突通常被称为TNT样结构13。
众所周知,F-肌动蛋白在TNT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F-肌动蛋白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抑制TNTs的形成14,15。相比之下,微管抑制剂对TNT形成没有任何影响16。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有几份关于TNT在病理学和肿瘤耐药性和治疗的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报告17。因此,对更好的TNT表征技术的需求永无止境。
缺乏TNT的特异性标志物以及形态和细胞骨架组成的多样性使得难以开发独特的表征方法。一些研究使用了自动图像检测和TNT量化技术18,19。然而,与用于检测和定量TNT的自动图像分析相比,目前的3D体积手动分析方法有几个优点。 通常,训练有素的人眼比自动图像检测方法更容易发现这些悬浮的纳米结构。此外,在缺乏算法专业知识的实验室中,自动检测方法可能难以实施。本方法因其精密度和重现性而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oAβ通过PAK1介导的肌动蛋白依赖性内吞机制 促进 神经元细胞中TNT的生物发生12。oAβ诱导的TNTs也表达活化的PAK1(或磷酸化PAK1)。我们开发了一种3D体积视图图像重建方法来区分oAβ诱导的,F-肌动蛋白和磷酸化PAK1免疫染色的TNT。 β-III微管蛋白阳性,发育中的神经突通常类似于TNT样悬浮结构20。因此,我们进一步区分了基于F-肌动蛋白的TNTs与β-III微管蛋白阳性神经突起和其他TNT样突起。3D体积视图图像已被用于根据TNT悬停在基质上并在两个相邻细胞之间保持连接的特征来识别TNT。本文描述了使用共聚焦z-stack图像识别和检测含肌动蛋白的膜导管或TNT,最后从3D体积视图重建图像中手动定量识别的结构。所提出的方法无法区分开放式适当的TNT和封闭式TNT样结构;该方法有助于在平坦基质上的 体外 2D细胞培养物中鉴定TNT。然而,该方法易于实施和复制,可广泛用于仅基于肌动蛋白的TNT的精确定量,并将其与神经突和β-微管蛋白阳性TNT样结构区分开来。
注意:在DMEM / F-12培养基中培养的SH-SY5Y细胞用10μM视黄酸分化7天,并在37°C(5%CO 2)下用1μM oAβ低聚物处理2小时。处理后,用Karnovsky的固定溶液固定细胞,并用磷酸化PAK1(Thr423)/ PAK2(Thr402)抗体和F-肌动蛋白结合鬼笔环肽进行双重免疫染色。后来,使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拍摄共聚焦z-stack图像。TNTs通过手动计数进行定量,并通过构建3D体积视图图像并从它们悬停在两个细胞之间而不接触基质的特征来识别结构,从而与其他神经突/细胞突起区分开来(图1)。
1. 细胞培养与分化
2.淀粉样蛋白-β 1-42 (oAβ)低聚物的制备以治疗神经元细胞
3. F-肌动蛋白和活化-PAK1的免疫染色用于TNT的表征
4.F-肌动蛋白和β-III微管蛋白免疫染色以区分TNT与神经突
5.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6. 分析共聚焦z-stack图像以识别和量化TNT
7.3D 重建z-stack图像以表征TNT
在这里,我们通过从共聚焦z-stack图像构建3D体积视图来鉴定和表征SH-SY5Y神经元细胞中oAβ诱导的TNT(图1)。用F-肌动蛋白和磷酸化PAK1对细胞进行双重免疫染色。分析免疫染色细胞的共聚焦z-stack图像以鉴定TNT(图2)。此外,分析DIC图像以验证F-肌动蛋白和磷酸化PAK1染色的TNT结构是细胞之间的膜导管(图3)。此外,用F-肌动蛋白和β...
在过去的20年中,一些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理解和表征TNT的结构18。缺乏特异性标志物阻碍了进展,并且对可用于识别,表征和定量TNT的方便,标准化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 TNT被定义为徘徊在两个细胞之间的基于F-肌动蛋白的膜导管。研究表明,β-微管蛋白阳性,封闭式,发育中的神经突在两个远处细胞之间徘徊,类似于TNT样结构12,13...
作者没有需要披露的利益冲突。
D.K.V和A.R感谢马尼帕尔高等教育学院的TMA Pai奖学金。我们感谢印度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为 SERB-SRG (#SRG/2021/001315),以及印度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 (#5/4-5/ad-hoc/Neuro/216/2020-NCD-I) 和印度马尼帕尔高等教育学院的校内基金。我们感谢JNCASR(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级科学研究中心)的共聚焦设施和B. Suma在JNCASR中进行共聚焦显微镜。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35 mm dish with 14 mm well size made of #1.5 cover slip | Cellvis | D35-14-1.5-N | Imaging dish used to seed cells for staining experiments |
Aβ (1-42) 1 mg | AnaSpec | #64129 | Oligomers of amyloid beta to treat the cells |
Alexa flour 488 Goat Anti-rabbit IgG (H+L) | Invitrogen | A11070 | Secondary antibody for phospho-PAK1 |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 Thermo Scientific (MSC Advantage) | 51025411 | Provide aspetic conditions duirng cell culture |
CO2 Incubator | 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 (Heraeus Hera Cell 240) | 51026556 | For growing cells at or near body temperature |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 ZEISS (Carl Zeiss) | LSM 880 | Able to generat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large specimen at super-resolution |
DABCO [1,4-Diazobicyclo-(2,2,2) octane] | Merck | 8034560100 | Anti-bleaching reagent |
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 Sigma | D9542-1MG | Neuclear stainer |
DMEM media | Gibco | 11965092 |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00uM of Aβ (1-42) |
DMEM/F12 (1:1 mixture of DMEM and Ham’s F12) | Gibco | 12500062 | Culture media for SH-SY5Y |
DMSO (Dimethyl sulphide) Cell culture grade | Cryopur | CP-100 | Cell culture grade used as dissolving agent for Retinoic acid |
DMSO (Dimethyl sulphide) Molecular grade | Himedia | MB058 | Used as one of the dissolving agent for the lyophilized Aβ (1-42) |
Fetal Bovine Serum | Gibco | 16000044 | Major supplement for Culture media (US origin) |
Formalin Fixative (Neutral buffered 10%) | Sigma Aldrich | HT5014-120ML | Component in the Karnovsky's fixative solution |
Glutaraldehyde (Grade I, 25% in H2O) | Sigma | G5882 | Component in the Karnovsky's fixative solution |
HFIP (1,1,1,3,3,3-hexafluoro-2-propanol ) solution | TCI | H024 | Used to dissolve Aβ (1-42) 1 mg |
Image Processing/ Analysis Software: FIJI (ImageJ) |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 Used to process/analyze the images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 TNTs from neurites using its plugin named "volume viewer". | |
Lyophilizer | Christ, Alpha | 2.4 LDplus | 0.05 mg aliquots of Aβ (1-42) can be stored in -20 °C after lyophilization only |
Penicillin-Streptomycin-Neomycin Mixture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 15640055 | Antibiotic mixture |
Phalloidin-iFlor 555 | Abcam | ab176756 | F-actin binding stain |
Phospho-PAK1 (Thr423) /PAK2 (Thr402) [Rabbit] | CST | #2601 | Primary antibody |
Polyclonal Antibody to Tubulin Beta 3 (TUBb3) | Cloud clone | PAE711Hu01 | Primary antibody |
Retinoic acid | Sigma-Aldrich | R2625-50MG | Differentiating reagent |
Saponin | Merck | 8047-15-2 | Detergent used in the Incubation buffer in immunostaining |
Water bath sonicator (Quart, Drain valve Heater) | Ultrasonic Cleaner | 3.0 L/3.2 | Sonicator used to dissolve Aβ (1-42) stock, after DMSO adding to it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100 µM Aβ (1-42) |
ZEN Microscopy software | ZEISS (Carl Zeiss) | Imaging software to acquire confocal microscopy images with smart automation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