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准确测定疾病表型甚至需要接种病原体。由于现有方法效率低下,我们开发了该协议。
我们的孢子接种方法可以轻松实现均匀接种,并且简单且可扩展。因此,任何处理白粉病的实验室都可以轻松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还可以在纸板箱上安装网眼,并将其用于孢子接种。
如何去除孢子并将其刷过网状物是一个关键步骤。因此,在视频中演示这一点可能会非常有帮助。对于此协议,请获取一卷50微米尼龙膜网或48微米不锈钢网。
将大型中密度胶合板切割成 24.5X10 英寸和 12X10 英寸的碎片,用于制作接种盒。要制作带有网眼的可拆卸顶盖,请将长木方形销钉切成两组 26 英寸和 12.75 英寸。将四块粘合并钉在盒子周围。
拿起亚克力板,使用八个角夹将所有亚克力板组装到一个盒子里。在盒子的亚克力板正面切一个 7X2 英寸的开窗。为了制备新鲜的白粉病孢子作为接种物,请在22摄氏度和65%相对湿度的生长室中种植干净的拟南芥免疫受损的pad4-1突变植物六到八周。
种植植物以确定标准公寓的感染表型。接种一株或半株PAP4-1植物,以形成足够的新鲜白粉病孢子。当有来自受感染植物的新鲜孢子时,将一整株植物移入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进行感染测试。
切下15至20片严重感染的拟南芥叶子,如果有冷凝水,则让它们干燥。用一对长镊子用一只手倒置握住一到两片叶子。然后将双手穿过腔室的开口,用一把剪刀轻轻敲击镊子的手臂,同时慢慢地将叶子移动到安装在接种盒上的网上方。
用细扇式搅拌机刷子将孢子从不同方向刷过整个网状表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孢子在植物上的均匀分布。用刷子轻轻拍打网眼几次,以甩掉卡在网眼中的孢子。孢子沉淀后,从接种箱中移出装有接种植物的平板。
用塑料圆顶盖住平面,并将其放置在22摄氏度和65%相对湿度的生长室中。疾病表型可在接种后 5 天或 8 至 12 天进行。通过移除盒子的顶部和底部,用胶带粘住角落以使其牢固,并在顶部用胶水安装一个 50 微米的网格,将纸板箱转换为接种盒。
将包含植物的平板移动到接种室内,并将较小的接种盒放在平板顶部以覆盖植物。然后移开并刷拭孢子。制作一个比培养皿稍大的迷你接种盒。
将盘子存放在四摄氏度的冰箱中,直到使用。从叶柄的基部切下一到两片完全展开的叶子,用于每株要测试的植物。将分离叶的叶柄以30度角插入琼脂培养基中。
在接种室内接种叶子,并将带盖的板移动到生长室中。为了评估感染表型,在接种后四到五天将叶子转移到新鲜无菌MS琼脂平板上。切下叶柄的基部,然后将叶子插入新鲜琼脂培养基中。
在接种后 8 或 9 天评估疾病表型。显微分析显示孢子均匀分布在平板底部的显微载玻片上。光照接种后分布在6个不同位置的孢子密度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
在用孢子大量接种后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在大量接种后12 d检查不同植物基因型的接种均匀性。与野生型植物哥伦比亚0相比,pad4-1植物表现出更强的疾病易感性。
在易感植物上接种后约10天产生的足够新鲜孢子很重要,因为新鲜孢子更容易去除,更有可能建立定植。白粉病仅定植于植物表皮细胞。通过剥离表皮或激光显微解剖来分离白粉病感染的细胞,将使宿主反应的更有针对性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可能。
该方法将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确定白粉病感染表型,因此应有助于更有效地研究植物白粉病相互作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