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伤口建模过程的许多细节容易出错。对于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此,有必要使用此协议。
以最简单的方式,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复制慢性糖尿病伤口的某些特征,例如没有伤口愈合,上皮再化延迟和血管生成减少。链脲佐菌素溶液应在制备后立即使用。创建伤口时,请注意必须调节伤口的大小和位置。
首先将链脲佐菌素粉末溶解在每升0.1摩尔的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中,以达到1%的浓度,并使用药物振荡器摇动30秒,然后将其放入一个漂亮的盒子中。对于腹膜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溶液,抓住大鼠并在注射部位暴露腹部皮肤。使用浸泡在75%酒精中的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两次消毒,并将大鼠的头部放在腹部下方。
将针头平行于腹部中线插入 45 度。然后将针角减小到30度并插入两到三毫米。轻轻拉动针塞,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并在使用棉签之前拔出针头。
要测量第 3 天和第 7 天上午 9:00 的因果血糖水平,请找到尾静脉的位置。使用75%酒精对大鼠尾巴进行两次消毒,然后插入尾静脉以诱导出血并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完成后,用棉签止血。
在伤口建模前一天,用电动剃须刀剃除大鼠背部的 5 x 5 厘米区域。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剃光的区域,使其干燥以涂抹脱毛膏五分钟。用纱布清洁该区域,并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清洗任何残留的脱毛膏。
然后用浸泡在碘中的棉球对背部皮肤进行两次消毒,并在交替轮次中使用 75% 的酒精。干燥后,用直径为20毫米的圆形活检打孔器切割皮肤。用镊子照顾皮肤,然后用手术剪刀沿着冲孔切割痕迹去除整个皮肤厚度。
完成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止血。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注射链脲佐菌素3 d后,所有大鼠均诱导糖尿病,血糖水平高于每升16.7毫摩尔。
诱导后五周葡萄糖水平稳定。链脲佐菌素注射后糖尿病组的体重逐渐增加。体重在第3周下降,从第4周开始再次缓慢增加。
相反,正常组大鼠的体重稳步增加。他们在糖尿病诱导三天后的平均体重高于糖尿病组。在受伤后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的宏观分析显示,正常组大鼠的再上皮化比糖尿病组更明显。
第7天和第14天的定量结果显示,糖尿病组的伤口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然而,在第14天,糖尿病组的伤口愈合率在90%以上。糖尿病伤口显示毛囊和皮脂腺部分脱落,可见毛细血管较少。
CD31免疫染色分析伤口血管生成结果显示,CD31表达平均光密度显示,正常伤口部位血管生成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在对伤口进行建模时,请确保去除前厚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