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VE Logo

登录

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本文内容

  • 摘要
  • 摘要
  • 引言
  • 研究方案
  • 结果
  • 讨论
  • 披露声明
  • 致谢
  • 材料
  • 参考文献
  • 转载和许可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从幼虫4 C. elegans 中分离活性核提取物并在 体外 系统中可视化转录活性的详细方案。

摘要

秀丽隐杆线虫 自1963年推出以来,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型系统。然而, 秀丽隐杆线虫 尚未充分利用其核提取物(如 体外 转录和DNA复制)进行生物反应的生化研究。在生化研究中使用 秀丽隐杆线虫 的一个重大障碍是破坏线虫厚厚的外角质层,而不会牺牲核提取物的活性。虽然有几种方法用于破坏角质层,例如Dounce均质化或超声处理,但它们通常会导致蛋白质不稳定。没有建立从幼虫或成年 秀丽隐杆线虫 中分离活性核蛋白用于 体外 反应的方案。在这里,该协议详细描述了使用Balch均质机对幼虫4 C.秀丽隐杆线虫的 均质化。Balch均质机使用压力缓慢地迫使动物通过狭窄的间隙,在此过程中破坏角质层。Balch 均质机的统一设计和精密加工允许在实验之间对动物进行一致的研磨。分馏从Balch均质机获得的匀浆产生功能活性核提取物,可用于 体外 方法测定 秀丽隐杆线虫的转录活性。

引言

小型,自由生活的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 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模式生物,用于解决广泛的生物学问题。自1963年引入以来,线虫对于回答神经生物学,新陈代谢,衰老,发育,免疫和遗传学方面的问题非常宝贵1。该动物的许多特征使其成为理想的模式生物,包括较短的生成时间,RNA干扰的有效性,透明的身体以及其细胞谱系和神经系统的完整图谱。

虽然线虫对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它们在阐明真核转录系统方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们对这些机制的大部分理解来自使用酵母,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的核提取物的研究2。阻止研究人员提取功能性核提取物的最大障碍是线虫坚韧的外角质层。这种外骨骼由交联的胶原蛋白、角质层、糖蛋白和脂质组成,使秀丽隐杆线虫从幼虫期到成年期都耐通过化学或机械力提取蛋白质3。使用秀丽隐杆线虫核提取物的体外转录系统曾经开发出来,但由于系统范围有限,未被广泛采用,使用Dounce均质机制备提取物可能导致蛋白质不稳定45

与先前利用Dounce均质机破坏 秀丽隐杆线虫 的核提取物分离协议不同,该协议使用Balch均质机。Balch均质机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一个碳化钨球和一个不锈钢块,其通道从一端钻到另一端。Balch均质机装有碳化钨球,并在两侧盖上盖子以密封研磨室。注射器可以装载在通往研磨室的两个垂直端口上。当材料通过研磨室从一个注射器传递到另一个注射器时,来自注射器的压力迫使材料通过球和腔室壁之间的狭窄间隙。这种缓慢而恒定的压力会破坏材料,直到它达到能够轻松穿过狭窄间隙的一致尺寸。通过恒定而温和的压力迫使 秀丽隐杆线虫 穿过狭窄的间隙,使动物打开,将它们的内容释放到周围的缓冲区中。切换球的大小进一步收紧间隙,破坏新释放的细胞并将细胞核释放到缓冲液中。多次离心将细胞核与其余的细胞碎片分开,从而可以收集干净的核提取物。Balch均质机优于Dounce均质机,原因如下:该系统可以处理大量动物,从而可以在一次尝试中提取大量活性蛋白;滚珠和钢块的精确加工允许在多个样品之间进行一致的磨削;重型钢块充当散热器,均匀地将热量从研磨室中吸走,防止变性。

分离后,核提取物转录活性必须在用于任何生化实验之前进行验证。传统上,使用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来测量转录活性,以跟踪和可视化新合成的RNA。然而,放射性标签可能很繁琐,因为它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需要采取预防措施6。技术进步使今天的研究人员能够使用危害性更小或麻烦得多的方法,使用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7等技术来测量即使是很小的RNA量。在这里,该协议描述了一种从幼虫4期(L4) 秀丽隐杆线虫 中分离活性核提取物并在 体外 系统中可视化转录活性的方法

研究方案

1. 媒体准备

  1.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准备无菌溶菌汤(LB)琼脂平板和液体培养基。
  2. 条纹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菌株OP50在LB琼脂平板上。将细菌条纹在37°C下孵育过夜。
  3. 孵育后将 大肠杆菌 OP50条纹板储存在4°C。如果用parafilm包裹, 大肠杆菌 OP50板可以在4°C下安全储存2周,以防止水分流失。
  4. 使用 表1中的配方准备2L线虫生长培养基(NGM)。
    注:制霉菌素是可选的。制霉菌素有助于防止霉菌和其他真菌污染物在NGM板上生长。当取下盖子进行浇注和播种 大肠杆菌 OP50时,直径为150毫米的大板具有更高的捕获真菌孢子的机会。制霉菌素可以以10,000单位/mL的价格从供应商处购买预混合在无菌溶液中,也可以作为无菌粉末购买并与无菌水混合。制霉菌素不能被高压灭菌,也不能被有效地过滤灭菌。在实验室中混合制霉菌素溶液时,注意无菌技术至关重要。高压灭菌器1M CaCl2,1M KPO4 pH 6.0和1 M MgSO4 在121°C下15分钟。过滤溶解在95%乙醇中后,通过0.22μm过滤器对胆固醇进行灭菌。
  5. 将试剂加入培养基后,将NGM倒入40个150mm培养皿中。每个 150 mm 培养皿需要 50 mL 才能灌装。让NGM板在室温下冷却过夜。
  6. 接种两个50 mL锥形管,其中含有25 mL无菌LB和先前条纹板 中的大肠杆菌 OP50。将肉汤在37°C下在保持200rpm的振荡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
    注意:为了保持一致性,请用条纹板中的相同菌落接种两个管。如果这被证明是困难的,请在50 mL锥形管中接种5mL无菌LB和单个集落,并在制备NGM板前一天在37°C下在保持200rpm的振荡培养箱中孵育培养物16小时。将新鲜液体培养物储存在4°C下长达两天。将两个25mL的肉汤与25μL液体培养物接种,并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孵育。
  7. 用1 mL新鲜 大肠杆菌 OP50液体培养物播种新鲜的NGM板,并用火焰灭菌的撒布机无菌均匀地撒在板的表面上,以形成覆盖大部分板的大细菌草坪,注意不要将细菌从边缘传播到另一边缘。让 大肠杆菌 OP50在室温下生长72-96小时,或直到出现明显厚的草坪。
    注意:24小时后,将新鲜播种的NGM板移动到有盖的容器中,以减少水分损失并延长板的使用寿命。

2. 动物制剂与漂白剂同步

  1. 将5个喂养良好的野生型,妊娠的成年 秀丽隐杆线虫 转移到10个用 大肠杆菌 OP50播种的新鲜NGM板中的每一个,总共50只动物。
  2. 让动物产卵。让后代在20°C下生长,直到它们达到妊娠成虫阶段。
  3. 使用15 mL M9缓冲液(表2)从10个维护板中收集新的喂养良好的野生型妊娠成虫,并将动物转移到标记的15 mL锥形管中。
  4. 将动物以1,000× g 离心3分钟,以在管的底部沉淀所有动物。
  5. 在另一个单独的,标记的15 mL锥形管中,将2 mL漂白剂与5 mL 1 N NaOH混合以进行漂白同步。涡旋溶液以彻底混合。
    注意:在准备有效的当天使用漂白剂+ NaOH溶液。
  6. 使用10 mL无菌移液管从离心动物中轻轻除去上清液。尝试去除尽可能多的M9缓冲液,以改善动物的断裂。
  7. 向动物沉淀中加入500μL漂白剂+ NaOH溶液,并启动计时器4分钟。
  8. 用手或使用摇杆,轻轻摇晃管子以完全打破动物颗粒,让动物在漂白剂+ NaOH溶液中自由移动。继续摇晃管子整整4分钟。
    注意:所需的漂白剂+ NaOH溶液的量可能因同步动物颗粒的大小而异。事先用不同数量的动物和漂白剂+ NaOH溶液优化这种技术。
  9. 4分钟后,在解剖显微镜下检查破碎效率。确保大部分受肉的成年动物破碎,并释放其内部内容物,包括卵。
  10. 如果动物没有分开,以最大速度短暂涡旋管,然后在显微镜下再次检查。
    注意:虽然鸡蛋对漂白剂+ NaOH溶液具有抗性,但它们并非不透水。鸡蛋不得暴露于漂白剂+ NaOH溶液中超过必要的时间。在动物破碎步骤中停滞太长时间会导致后代的发育问题。
  11. 将10mL M9缓冲液加入破碎的动物溶液中。
  12. 将鸡蛋和剩余的物以1,000× g 离心3分钟。
  13. 移液上清液,确保不要触摸管底部含有所有卵的新沉淀。
  14. 再加入10mL的M9缓冲液,并在1,000×g下再次离心3分钟
  15. 重复步骤2.13-2.14两次,以确保没有漂白剂+ NaOH溶液残留。
  16. 第三次M9缓冲液洗涤后,除去上清液并加入10mL的S基底缓冲液(表2)。
  17. 倒置管子以打破底部的沉淀,以将卵均匀地悬浮在缓冲液中。
  18. 将管子放在摇臂上,在20°C下轻轻摇动管子22小时,以使卵孵化并达到幼虫1期(L1)停止。
  19. 22小时后,将含有同步L1动物的管子在1000× g下离心3分钟。
  20. 移液并弃去上清液,在试管中留下约1mL缓冲液。
  21. 使用微量移液管,扰乱动物沉淀,使L1动物在剩余的缓冲液中均匀悬浮液。
  22. 将L1动物均质悬浮液的单个液滴转移到用 大肠杆菌 OP50播种的标记的150mm NGM板中。
  23. 通过使用解剖显微镜直观地计算每滴L1动物的数量,计算每滴动物的动物密度。带有完全生长的大 肠杆菌 OP50草坪的150毫米NGM板可以支持L1阶段的多达500只动物达到妊娠成虫阶段。
  24. 将L1动物转移到六个带有 大肠杆菌 OP50的150 mm NGM板中。确保板不会过载。
    注意:如果不清楚动物是否有足够的食物在L1和妊娠成体之间发育,请在每个盘子中添加更少的动物并使用更多的盘子。
  25. 让动物在20°C下生长72小时,直到它们达到妊娠成虫阶段并开始产卵。
  26. 对同步的、喂养良好的野生型妊娠成年动物进行第二轮漂白同步。
  27. 将同步的L1动物放在十个150毫米NGM板上,接种了 大肠杆菌 OP50,每个板约1,000只动物。
  28. 让新的同步L1动物在20°C下生长48小时,直到它们达到L4阶段。
    注意:目标是获得约700 - 800μLLLLL动物的沉淀。太多的动物会使使用Balch均质机变得困难;这可能导致操作均质机时肌肉拉伤,并且由于压力增加而可能导致注射器泄漏。

3. 巴尔奇均质机制备

  1. 准备低渗和高渗缓冲液,如 表3表4所述。
    注意:低渗和高渗缓冲液可以提前制备并安全储存在4°C。
  2. 用70%乙醇淹没研磨室来清洁Balch均质机,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室以除去多余的乙醇。
    注意:避免使用任何腐蚀剂清洁Balch均质机。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应足以清洁它。
  3. 将7.9820 mm(18 μm间隙)的碳化钨球插入研磨室。
  4. 盖上Balch均质机枪管的每一端,并用提供的指旋螺钉固定盖子。
  5. 每个样品准备5mL"完全低渗缓冲液":加入5μL1M DTT(终浓度:1mM DTT)和100μL100x蛋白酶抑制剂,一次性鸡尾酒(终浓度:2x)。将缓冲液保持在冰上。
  6. 每个样品准备5mL"完全高渗缓冲液":加入5μL1M DTT(终浓度:1mM DTT)和100μL100x蛋白酶抑制剂,一次性鸡尾酒(终浓度:2x)。将缓冲液保持在冰上。
    注意:在制备当天使用完整的低渗和高渗缓冲液。请勿将其存储以供日后使用。将 1 M DTT 作为一次性等分试样储存在 -20 °C。 将蛋白酶抑制剂一次性使用混合物储存在4°C。
  7. 在无菌的2 mL注射器中加入1 mL"完全低渗缓冲液",然后轻轻冲洗Balch均质机的研磨室。在腔室中留下约500μL"完全低渗缓冲液"。
  8. 将冲洗过的均质机存放在冰上,冷却30分钟。
    注意:在研磨动物之前,均质机必须是冰冷的。研磨过程会因摩擦而产生热量,并使核蛋白变性。确保金属均质机是冰冷的,以帮助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确保避免周围冰中的任何水进入均质机。使用两个无菌注射器堵塞均质机中的孔,并阻止任何无意的液体进入研磨室。

4. 动物收集

注:提供了快速参考指南,标记了收集、破坏和分馏动物的主要步骤(图1)。

  1. 将喂养良好的L4动物与M9缓冲液收集在15mL锥形管中,并以1000× g 离心动物3分钟。除去上清液并继续洗涤动物沉淀,直到上清液清除。
  2. 用3mL的4°C低渗缓冲液洗涤动物,并在1000× g 下再次离心3分钟。
    注意:在用4°C低渗缓冲液进行最终洗涤期间,动物可能会粘在管的侧面。这是正常的,在去除上清液期间可能导致动物的小幅损失。
  3. 除去低渗缓冲液,并向动物沉淀中加入1mL"完全低渗缓冲液"。将动物悬浮液转移到新的2 mL无菌注射器中。
    注意:使用微量移液管将动物转移到注射器时,轻轻移取无菌的0.1%吐温20溶液以覆盖移液器吸头的内部,以减少由于粘附在移液器吸头壁而丢失的动物数量。

5. 分馏

  1. 在冰上,通过轻轻地将动物推过装有7.9820毫米球的Balch均质机的研磨室并放入新的无菌注射器中,使动物均质化。重复推动动物通过研磨室30个完整的周期。
    注意:"完整循环"定义为注射器柱塞的完整上下运动。
    该磨削步骤使用 7.9820 mm 球(18 μm 滚珠轴承)。
  2. 30个循环后,从Balch均质机中取出尽可能多的动物悬浮液并储存注射器,倒入1.7 mL微管中。
  3. 从研磨室中取出7.9820 mm的球,并用去离子水清洁。干燥并将球放回其标记的管中。
  4. 将7.9880 mm(12 μm间隙)的球插入研磨室并重新密封均质机。
  5. 用1 mL冰冷的"完全低渗缓冲液"再次冲洗研磨室。
  6. 研磨悬浮液25个完整的周期。
  7. 25个循环后,从Balch均质机中取出动物悬浮液,将悬浮液转移到干净的1.7 mL微管中,并将其储存在冰上。
    注:用70%乙醇和去离子水拆卸并清洁Balch均质机。确保将7.9880 mm的球返回到其正确的管中。
  8. 通过将悬浮液在500× g, 4°C下离心5分钟来沉淀动物体和碎屑。
  9. 将40μL上清液移液到标有"输入级分"的管中,并将其储存在冰上。
    注意:用防酒精笔写下所有标签,以避免以后涂抹它们。
  10. 将剩余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的1.7mL管中,注意避免接触管底部的沉淀,然后丢弃沉淀。
  11. 离心上清液以4,000× g,4°C沉淀细胞核5分钟。
  12. 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1.7 mL管中,小心不要干扰沉淀的细胞核,并将管标记为"胞质部分"。
    注意:将细胞质级分在17,000× g,4°C下进一步离心30分钟以除去任何剩余的不溶性物质,并将其用作蛋白质印迹(特别是核蛋白)的阴性对照。
  13. 用500μL"完全低渗缓冲液"洗涤细胞核沉淀,并将沉淀转移到新的1.7mL管中。将悬浮沉淀在4,000× g, 4°C下离心5分钟。
  14. 弃去上清液,向核沉淀中加入500μL新鲜的"完全低渗缓冲液",并将悬浮液转移到新的1.7mL管中。再次将样品在4,000× g, 4°C下离心5分钟。
  15. 除去上清液并将沉淀溶解在40μL"完全高渗缓冲液"中。将新的核悬浮液转移到新的1.7 mL管中,将管标记为"核部分",并将其储存在冰上。
  16. 使用荧光定量试剂盒测定三个组分的蛋白质浓度。
    注意:从该方法获得的核蛋白量范围为1-2μg/ μL。
  17. 将核级分等分到含有6μg核蛋白的一次性管中,并在干冰和乙醇浴中快速冷冻。储存在-80°C直至进一步使用。

6. 转录试验

  1. 打开并将加热块预热至30°C。
  2. 从Nulcear提取物体外转录系统中除去以下内容:50 mM MgCl2,核提取物1x转录缓冲液,100 mM rATP,100 mM rCTP,100 mM rGTP,100 mM rUTP和CMV启动子阳性对照模板。在冰上解冻。
    注意:使用高保真聚合酶扩增阳性对照DNA模板,并将其存储为标准化的一次性等分试样。
  3. 在制备10 mM工作溶液之前,混合并离心解冻的rNTPs。
    注意:将每个rATP,rCTP,rGTP和rUTP的2μL加入12μL的H2O中,以实现每个rNTP的10 mM。如有必要,可以按比例放大此组合。
  4. 将rNTP混合物等分到标记的一次性管中,并储存在-20°C以备将来使用。
  5. 在标有"Mastermix"的新鲜1.5 mL管中,按表5所述为每个反应添加试剂
  6. 将14μL母混液转移到每个反应管中
  7. 向每个反应管中加入11μL减去(5μg核提取物的体积)的1x转录缓冲液。
  8. 向每个反应管中加入5μg核提取物。
  9. 轻轻敲击反应管以混合内部内容物,并在混合后脉冲离心管,以确保没有反应材料粘在管壁上。
  10. 将反应在30°C孵育30分钟。
  11. 通过加入RNA提取试剂盒提供的400μLRLT缓冲液立即停止反应。
    注意:此时,可以安全地停止。样品可以储存在-80°C,直到用RNA提取试剂盒进一步清理。

7. 核糖核酸净化

  1. 使用RNA提取试剂盒中提供的无RNase DNase套装制备DNase I储备溶液。将冻干的DNase I溶解在550μL无RNase水中。轻轻混合溶液。不要涡旋 。将DNase I溶液等分到10μL一次性管中,并将等分试样储存在-20°C。
  2. 使用分子级乙醇和不含RNase的水制备70%和80%乙醇。
  3. 在开始纯化之前,将样品和试剂移动到无RNase的工作空间。
  4. 向每个样品中加入400μL70%乙醇,并轻轻移液以充分混合。
  5. 将400μL样品转移到带有2mL收集管的标记RNA提取离心柱中,并将样品以8,500× g 离心30秒。丢弃流出。
  6. 对剩余的样品重复步骤7.5,并丢弃流经的液体。
  7. 向每色谱柱中加入350μLRW1缓冲液(RNA提取试剂盒)。将色谱柱以8,500 x g 离心30秒。丢弃流出。
  8. 将70μLRDD缓冲液(RNA提取试剂盒)加入单个10μL等分试样的DNase I储备溶液中,并轻轻混合。不要涡旋。
  9. 将DNase I孵育混合物(80μL)直接加入离心柱膜中。将色谱柱在室温下孵育15分钟。
    注意:确保将DNase I溶液添加到膜中。避免将部分溶液流失到立柱壁或O形圈上。
  10. 15分钟后,向色谱柱中加入350μLRW1缓冲液。在8,500 x g下离心30 秒。 丢弃流出。
  11. 将色谱柱放入新的 2 mL 收集管中。向离心柱中加入500μLRPE缓冲液(RNA提取试剂盒)。将色谱柱以8,500× g 离心30秒以洗涤膜。丢弃流出。
  12. 向每个色谱柱中加入500μL80%乙醇,并以8,500× g 离心柱30秒。丢弃流出。
  13. 将色谱柱放入新的 2 mL 收集管中。打开色谱柱盖,以17,900× g 离心柱子5分钟。丢弃流出。
  14. 将色谱柱放入标记的 1.7 mL 离心管中。将17μL无RNase水直接加入离心柱膜的中心。让色谱柱在室温下静置1分钟。将色谱柱以17,900× g 离心1分钟。
  15. 弃去色谱柱,将1.7 mL管与新鲜纯化的RNA样品一起保存。

8. 基因消化

  1. 在37°C和65°C下预热两个加热块。
  2. 向每个样品中加入2μL10x反应缓冲液。
  3. 向每个样品中加入1μL(1 MBU)的DNA酶。
  4. 将移液器设置为10μL,并上下移取新溶液以轻轻混合。不要涡旋。
  5. 将RNA样品在37°C下孵育30分钟以消化任何剩余的DNA。
  6. 通过将样品在65°C的热块上孵育10分钟来灭活DNase。
    注意:在此步骤停止并将RNA储存在-80°C以稍后进行逆转录是安全的。

9. 逆转录

  1. 当对热循环仪进行编程时,在孵育前再加入1小时,37°C步骤以预热热循环器。在制备样品时,使用"预热步骤"运行程序,让热循环仪达到37°C。 当用于逆转录的样品准备就绪时,跳过37°C预热步骤,进入实际的孵育步骤(表6)。如果热循环器没有跳跃功能,请在孵育前加入1分钟37°C步骤。让热循环仪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暂停系统并添加准备好的样品。
  2. 在不含RNase的H2O中制备10μM转录反向引物的工作溶液,并将其储存在冰上。
  3. 在冰上解冻,从逆转录试剂盒中取出10x缓冲液,dNTP混合物(每个dNTP5mM),RNase抑制剂和逆转录酶。
  4. 通过将 表7 中提到的成分加入干净的0.2 mL PCR管中来制备预混液(每个反应)。
  5. 将18μL的预混液等分到新的0.2mL PCR管中,用于每个样品。
  6. 将每个样品的2μLDNase处理RNA加入其各自标记的管中。
  7. 将样品在预热的热循环器中在37°C下孵育1小时。
  8. 将样品移至-20°C进行逆转录后储存或直接进入下一步。
    注意:在此步骤停止是安全的;将cDNA储存在-20°C供以后使用。

10. 特定产品扩增

  1. 冰解冻:cDNA、10 μM正向转录和10 μM转录反向引物,以及PCR 2x预混A。
    注:将PCR 2x预混料A等分到较小的体积中,以减少解冻时间。
  2. 通过将 表8 中提到的成分加入干净的0.2 mL PCR管中来创建预混液(每个反应)。
  3. 将每个样品的24μL预混液等分到清洁标记的0.2 mL PCR管中。
  4. 将每个样品的1μLcDNA加入其各自的管中。
  5. 使用表9中提到的程序条件在热循环器中孵育样品
  6. 孵育后,将PCR产物储存在4°C或-20°C以进行长期储存。

11. 凝胶分析

  1. 使用1x TAE缓冲液制备含有2%w / v琼脂糖和1x凝胶染色剂的凝胶。
  2. 将PCR产物在50 V和300 mA下运行1小时或直到有明确的条带分离。
  3. 使用凝胶成像仪中预加载的自动曝光程序对凝胶进行成像。

结果

按照概述的步骤应产生功能性核提取物 图1),研磨或洗涤步骤的偏差可能导致活性差或产量低。如果获得功能性 秀丽隐杆线虫 核提取物,当添加到前面描述的 体外测定中 时,它将转录DNA模板上CMV启动子下游的区域。所得RNA转录本可以使用常规方法从核蛋白和DNA模板中纯化。如果没有模板DNA,逆转录和随后的PCR产物只能是核提取物...

讨论

秀丽隐杆线虫 是一种研究真核转录系统的有吸引力的模式生物,因为它的维护成本低,易于遗传操作。这里描述了从L4 C. elegans 中一致分离功能活性核提取物的方案。虽然该协议侧重于可视化转录活性,但转录后产生的cDNA可以使用RT-qPCR进行定量,以获得更精确的转录活性测量8。这种从 秀丽隐杆线虫 中分离核蛋白的方法可以帮助扩大真核转录机制的研究。?...

披露声明

作者没有竞争利益可披露。

致谢

这项工作得到了NIH MIRA赠款(R35GM124678给J. S.)的支持。

材料

NameCompanyCatalog NumberComments
Consumables and reagents
0.2 mL 8-Strip Tubes & Flat Strip Caps, ClearGenesee Scientific 24-706
0.2 mL Individual PCR tubesGenesee Scientific 24-153G
1.7 mL sterile microtubesGenesee Scientific24-282S
100% absolute molecular grade ethanolFisher Scientific BP2818
100% ethanol, KoptecDecon Labs V1001
10 mL serological pipetVWR international 89130-898
150 mm petri platesTritech Research T3325
15 mL conical centrifuge tubesGenesee Scientific 28-103
20 mL plastic syringesFisher Scientific14955460
2 mL Norm-Ject syringesHenke-Sass Wolf GmbH4020
500 mL vacuum filter cup 0.22 µm PES, Stericup Millipore Express PlusMillipore SigmaSCGPU10RE
50 mL conical centrifuge tubesThermoFisher Scientific339652
50 mL serological pipetVWR international 89130-902
5 mL serological pipetVWR international 89130-896
Agar, CriterionVWR International C7432
AgaroseDenville Scientific CA3510-6
Alcohol proof markerVWR International 52877-310
Bacto peptoneVWR International 90000-264
Caenorhabditis elegansCGCN2
Calcium dichlorideMillipore Sigma C4901
CholesterolMillipore Sigma C8667
Control DNA temple cloning primers, Forward 5’- ctc atg ttt gac agc tta tcg atc cgg gc -3’
Control DNA temple cloning primers, Forward 5’- aca gga cgg gtg tgg tcg cca tga t -3’
Deionized water
DithiothreitolInvitrogen 15508-013
DNA gel stain, SYBR safeInvitrogen S33102
DNA ladder mix, O’gene rulerFisher Scientific SM1173
DNA Loading Dye, 6x TriTrackFisher Scientific FERR1161
DNase, Baseline-ZEROLucigen DB0715K
Dry ice
Escherichia coli OP50 strainCGCOP50
Glacial acetic acidFisher Scientific A38
GlycerolMillipore Sigma G6279
HeLa nuclear extract in vitro transcription system, HeLaScribePromega E3110
Hepes Solution, 1 M GibcoMillipore Sigma15630080
Hydrochloric acid 37%Millipore Sigma P0662
Hypochlorite bleachClorox
LB BrothMillipore Sigma L3022
Magnesium dichlorideMillipore Sigma M8266
Magnesium SulfateMillipore Sigma M7506
Medium weigh dishesFisher Scientific 02-202-101
microscope slides, Vista visionVWR International16004-368
molecular grade water, HypureHyclone Laboratories SH30538
NystatinMillipore Sigma N1638
PCR system, FailSafe with premix ALucigen FS99100
Potassium chlorideMillipore Sigma P39111
Potassium phosphate dibasicMillipore Sigma P3786
Potassium phosphate monobasicMillipore Sigma P0662
Protease inhibitor, Halt single use cocktail 100xThermoFisher Scientific78430
protein assay kit, QubitThermoFisher Scientific Q33211
reverse transcription kit, SensiscriptQiagen205211
RNA extraction kit RNeasy micro kitQiagen74004
RNase InhibitorApplied Biosystems N8080119
Sodium ChlorideVWR International BDH9286-12KG
Sodium hydroxideMillipore Sigma 1-09137
Sterile syringe filter with 0.2 µm Polyethersulfone membraneVWR international28145-501
SucroseVWR International 200-334-9
transcription primers, Forward 5’- gcc ggg cct ctt gcg gga tat -3’
transcription primers, Reverse 5’- cgg cca aag cgg tcg gac agt-3’
Tris-BaseFisher Scientific BP152
Tween20Millipore Sigma P2287
Equipment
-20 °C incubatorThermoFisher Scientific
20 °C incubatorThermoFisher Scientific
37 °C incubatorForma Scientific
4 °C refrigeratorThermoFisher Scientific
-80 °C freezerEppendorf
AutoclaveSanyo
Balch homogenizer, isobiotec cell homogenizerIsobiotec
Benchtop VortexerFisher Scientific2215365
Centrifuge, Eppendorf 5418 REppendorf5401000013
Centrifuge, VWR Clinical 50VWR International82013-800
Dissection microscope, Leica M80Leica Microsystems
Fluorometer, Qubit 2.0InvitrogenQ32866
Gel imaging system, iBright FL1500ThermoFisher Scientific A44241
Gel systemThermoFisher Scientific
Heat blockVWR International12621-048
Microcentrifuges, Eppendorf 5424Eppendorf22620401
PIPETBOY acu 2Integra155017
Pipette L-1000 XLS+, Pipet-Lite LTSRainin17014382
Pipette L-10 XLS+, Pipet-Lite LTSRainin17014388
Pipette L-200 XLS+, Pipet-Lite LTSRainin17014391
Pipette L-20 XLS+, Pipet-Lite LTSRainin17014392
Rocking platformVWR International
Thermocycler, Eppendorf Mastercycler ProEppendorf950030010

参考文献

  1. Corsi, A. K., Wightman, B., Chalfie, M. A Transparent window into biology: A o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Genetics. 200 (2), 387-407 (2015).
  2. Blackwell, T. K., Walker, A. K. Transcription mechanisms. WormBook: The Online Review of C. elegans Biology. , 1-16 (2006).
  3. Page, A. P., Johnstone, I. L. The cuticle. WormBook: The Online Review of C. elegans Biology. , 1-15 (2007).
  4. Lichtsteiner, S., Tjian, R. Cloning and properties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ATA-box-binding prote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0 (20), 9673-9677 (1993).
  5. Lichtsteiner, S., Tjian, R. Synergistic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by UNC-86 and MEC-3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embryo extracts. EMBO Journal. 14 (16), 3937-3945 (1995).
  6. Shan, G., et al. Isotope-labeled immunoassays without radiation wast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7 (6), 2445-2449 (2000).
  7. Voss, C., et al. A novel, non-radioactive eukaryotic in vitro transcription assay for sensitive quantification of RNA polymerase II activity. BMC Molecular Biology. 15, 7 (2014).
  8. Wibisono, P., Liu, Y., Sun, J. A novel in vitro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ranscription system. BMC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21 (1), 87 (2020).
  9. Stiernagle, T. Maintenance of C. elegans. WormBook: The Online Review of C. elegans Biology. , 1-11 (2006).
  10. Zbacnik, T. J., et al. Role of buffers in protein formulation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06 (3), 713-733 (2017).

转载和许可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

探索更多文章

174 Balch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JoVE Logo

政策

使用条款

隐私

科研

教育

关于 JoV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