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水、10 倍浓 PBS 和 1 摩尔氢氧化钠放入试管中混合。接下来,将 500 微升适当密度的真皮细胞溶液移液到 2 毫升试管中。在室温下以 300 g 离心溶液 3 分钟。
离心完成后,吸出上清液,将细胞轻轻重悬于水、PBS 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中。现在,向混合物中加入 200 微升胶原蛋白溶液。移液悬浮液以充分混合。
接下来,将 500 微升制备的混合物移液到 24 孔板中的插入物中。对于没有角质层的模型,将 500 微升混合物移液到没有插入物的孔中。将板在室温下孵育 10 分钟后,将其转移到培养箱中 30 分钟。
将 500 微升缓冲的 PBS 移液到每个孔中以冲洗水凝胶表面。接下来,在补充的 DMEM 培养基中将 200 微升角质形成细胞悬液与等体积的黑色素细胞悬液混合。轻轻吸取 500 μL 总细胞悬液到每个孔中。
将板在 37 摄氏度下孵育 2 到 5 天。每 48 小时更换一次培养基,并使用光学显微镜监测细胞生长。创建了一个等效的 3D 模型,具有可区分的真皮和表皮,可以实时监控。
观察到处于细胞生长不同阶段的角质形成细胞,这是活体等效物的指标。还观察到具有可识别颗粒的肥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