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Method Article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斑点印迹应用来检测水样中三个主要分支的 钩端螺旋体 。该方法允许鉴定地高辛标记探针特异性靶向的最小 DNA 量,很容易被抗地高辛抗体检测到。这种方法是用于筛选目的的有价值和令人满意的工具。
斑点印迹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且用途广泛的技术,能够在存在载体 DNA 的情况下鉴定探针杂交特异性靶向的最小量 DNA。它基于将已知量的 DNA 转移到惰性固体支持物(例如尼龙膜)上,利用斑点印迹装置,无需电泳分离。尼龙膜具有核酸结合载量高(400 μg/cm2)、强度高、带正电荷或带中性电荷等优点。使用的探针是高度特异性的 ssDNA 片段,由 18 至 20 个碱基组成,用地高辛 (DIG) 长标记。探针将与 钩端螺旋体 DNA 结合。一旦探针与目标 DNA 杂交,它就会被抗地高辛抗体检测到,从而可以通过 X 射线胶片中显示的发射物轻松检测。带有发射的点将对应于感兴趣的 DNA 片段。该方法采用探针的非同位素标记,其半衰期可能非常长。这种标准免疫标记物的缺点是灵敏度低于同位素探针。然而,通过偶联聚合酶链反应 (PCR) 和斑点印迹测定可以缓解这种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富集靶序列并进行检测。此外,与知名标准品的系列稀释液相比,它可以用作定量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斑点印迹法检测水样中三个主要分支钩 端螺旋体 的应用方法。一旦通过离心浓缩了大量的水,就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量的水,以提供钩端螺旋体DNA存在的证据。对于一般筛查目的,这是一种有价值且令人满意的工具,可用于水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不可培养细菌,从而增强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人类钩端螺旋体病主要源于环境来源1,2。钩端螺旋体存在于湖泊、河流和溪流中,是钩端螺旋体病在野生动物以及最终可能接触这些水体的家畜和生产动物中传播的一个指标1,3,4。此外,钩端螺旋体已在非自然资源中被发现,包括污水、死水和自来水 5,6。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细菌7,8,环境在其保存和传播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钩端螺旋体可以在可变 pH 值和矿物质9 下的饮用水中生存,并且可以在自然水体中生存1。它也可以在蒸馏水中长期存活10,在恒定的 pH 值 (7.8) 下,它可以存活长达 152 天11。此外,钩端螺旋体可能在细菌联合体中相互作用,以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12,13。它可能是淡水中生物膜的一部分,含有偶氮螺菌和鞘氨醇单胞菌,甚至能够生长和承受超过 49 °C的温度 14,15。它还可以在涝渍的土壤中繁殖,并保持活力长达 379 天16,保持其引起疾病的能力长达一年17,18。然而,人们对水体内的生态学及其在水体中的分布知之甚少。
自发现以来,钩端螺旋体属的研究基于血清学测试。直到本世纪,分子技术才在这种螺旋体的研究中变得更加普遍。点印迹法很少用于使用 (1) 基于 16S rRNA 和简单序列重复序列 (ISSR) 19,20 的同位素探针进行鉴定,(2) 作为应用于尿液的人钩端螺旋体病的基于纳米金的免疫测定21,或 (3) 作为基于抗体的牛尿液样本测定22.该技术被废弃了,因为它最初是基于同位素探针的。然而,它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技术,与PCR相结合,可以产生更好的结果,并且由于使用了非同位素探针,它被认为是安全的。PCR在钩端螺旋体DNA的富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扩增可能在样品中微量发现的特定DNA片段。在每个PCR循环中,反应中靶向DNA片段的量增加一倍。在反应结束时,扩增子已乘以超过一百万倍23。通过PCR扩增的产物在琼脂糖电泳中通常不可见,通过在斑点印迹24,25,26中使用DIG标记的探针进行特异性杂交而变得可见。
斑点印迹技术简单、稳健,适用于大量样品,使资源有限的实验室能够使用。它已被用于各种细菌研究,包括 (1) 口腔细菌27,(2) 其他样品类型,如食物和粪便28,以及 (3) 不可培养细菌的鉴定29,通常与其他分子技术一致。斑点印迹技术的优点包括:(1)该膜具有高结合载量,能够结合超过200μg/cm 2 的核酸和高达400μg/cm2的核酸;(2) 斑点印迹结果无需特殊设备即可目视解读,(3) 它们可以在室温 (RT) 下方便地储存多年。
钩端螺旋体属已分为致病性、中间性和腐生分支30,31。这些分支之间的区别可以基于特定的基因来实现,例如 lipL41、lipL32 和 16S rRNA。LipL32 存在于致病分支中,在各种血清学和分子工具中表现出高敏感性,而在腐生菌属21 中不存在。管家基因 lipL41 以其稳定的表达而闻名,并在分子技术中使用32,而 16S rRNA 基因用于分类。
一旦通过离心浓缩了大量的水,这种方法就可以应用于水。它允许评估水体内的各个点和深度,以检测钩端螺旋体DNA的存在及其所属的分支。该工具对于生态学和一般筛查目的都很有价值,也可用于检测水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不可培养细菌。
此外,PCR和斑点印迹检测对于各种实验室来说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负担得起的,即使是那些缺乏复杂或昂贵设备的实验室也是如此。本研究旨在应用基于地高辛的斑点印迹法鉴定从自然水体收集的水样中的三个 钩端螺旋体 分支。
菌株
本研究纳入 12 个 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Autumnalis、Bataviae、Bratislava、Canicola、Celledoni、Grippothyphosa、Hardjoprajitno、Icterohaemorrhagiae、Pomona、Pyrogenes、Tarassovi 和 Wolffi)。这些血清型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技术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收集的一部分,它们目前用于微凝集试验 (MAT)。
所有 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均在 EMJH 中培养,并使用商业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其 DNA(参见 材料表)。将 12 个血清型的基因组 DNA 混合物用作 钩端螺旋体 致病分支的阳性对照。作为 钩端螺旋体 中间分支的阳性对照,纳入了 Fainei钩端螺旋 体血清型Hurstbridge菌株BUT6的基因组DNA,作为钩 端螺旋 体腐生菌分支的阳性对照,还包括 双曲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Patoc菌株Patoc I的基因组DNA。
阴性对照包括空质粒、来自非亲缘细菌(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流产布鲁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博伊氏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 和 大肠杆菌)的 DNA 和 PCR 级水,用作非模板对照。
水样
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Cuemanco生物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心(CIBAC)(19° 16' 54" N 99° 6' 11" W)收集了12个试验抓取样本。这些样品是在三个深度获得的:浅表、10 和 30 厘米(图 1A、B)。取水程序没有影响任何濒危或受保护的物种。每个样品都收集在无菌 15 mL 微量离心管中。为了收集样品,将每个试管轻轻浸入水中,在选定的深度填充,然后密封。将样品保持在22°C,并迅速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通过在无菌 1.5 mL 微量离心管中在室温下以 8000 x g 离心 20 分钟浓缩每个样品。重复此步骤,直到所有样品浓缩到一个试管中,然后用于DNA提取(图1C)。
图1:通过离心浓缩水样。 (A) 水样池塘,以及 (B) 自然溪流。(C) 基于离心法的水样处理,根据需要重复多次(n)。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DNA提取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使用商业基因组 DNA 试剂盒分离总 DNA(参见 材料表)。将DNA提取物在20μL洗脱缓冲液中洗脱,通过UV分光光度计在260-280nm处测定DNA浓度,并在4°C下储存直至使用。
PCR扩增
PCR 靶标是 16个 S rRNA、lipL41 和 lipL32 基因,它们识别钩端螺旋体属的 DNA,并允许区分三个分支:致病性、腐生性和中间体。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均基于 Ahmed 等人、Azali 等人、Bourhy 等人、Weiss 等人和 Branger 等人之前的工作33,34,35,36,37。每种探针、引物和扩增片段的序列见表1,其与参考序列的比对见补充文件1、补充文件2、补充文件3、补充文件4和补充文件5。PCR试剂和热循环条件在协议部分进行了描述。
通过在TAE(40mM Tris碱,20mM乙酸和1mM EDTA;pH 8.3)中,在60 V下电泳分离45 min,使用乙锭溴化物检测45分钟来观察扩增产物,如补充图1所示。根据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组大小(4, 691, 184 bp)38,腐生钩端螺旋体的基因组大小(3, 956, 088 bp)39,从每个血清型获得的基因组DNA的浓度范围为6 x 106至1 x 104个基因组当量拷贝(GEq), Fainei serovar Hurstbridge菌株BUT6的基因组大小(4,267,324 bp),种质数为AKWZ00000000.2。
在每个实验中,使用来自每个致病性血清型的 DNA 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即 L. biflexa 血清型 Patoc 菌株 Patoc I 和 L. fainei 血清型 Hurstbridge 菌株 BUT6。为了评估PCR和斑点印迹杂交测定的特异性,包括来自非亲缘细菌的DNA。
表1:PCR引物和探针,用于扩增产物,用于鉴定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腐生菌和中间分支。请按此下载此表格。
斑点印迹杂交试验
该技术被称为点印迹,因为放置 DNA 样品的孔具有点状,当它们被吸入通过真空吸力固定到位时,它们会获得这种形状。该技术由 Kafatos 等人开发[40]。该技术允许对每个PCR阳性样品中的 钩端螺旋体 进行半定量。该方案包括在室温下用NaOH 0.4M变性,将具有30ng至0.05ng的 钩端螺旋 体DNA样品,对应于6×106 至1×104 钩端螺旋体,用96孔斑点印迹装置吸迹到尼龙膜上。固定后,DNA 通过暴露于 120 mJ 紫外线与膜结合。每个 DNA 探针通过 3' 端的末端转移酶催化步骤与地高辛-11 dUTP 偶联(地高辛是从 洋地黄获得的植物类固醇,用作报告基因41)。在将标记的 DNA 探针 (50 pmol) 在特定温度下严格杂交到靶 DNA 上后,通过化学发光反应与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抗体与其底物 CSPD 共价偶联来观察 DNA 杂交体。通过暴露于X射线胶片来捕获发光(图2)。
图 2:PCR-dot-blot 检测的程序步骤。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1. 样品制备
表2:16个S、lipL41和lipL32基因的PCR热循环条件。请按此下载此表格。
图3:PCR和样品制备。 应用特定的PCR方案,将PCR产物转移到微量滴定板中,并向每个孔中加入40μL TE。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2. 组装斑点印迹仪
注:斑点印迹仪的组装如图 4所示。在此过程中,戴上手套处理碱溶液并保护尼龙膜免受污染。
图 4:斑点印迹装置组装。 滤纸和尼龙膜(先前在 10 X SSPE 中润湿)必须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在施加真空之前,必须用螺钉紧紧固定组件。每个孔都需要用TE洗涤,并将PCR产物加载到各自的孔中。将PCR产物转移至膜后,再次用TE洗涤每个孔并使其干燥。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3. DNA变性和固定
注: 图 5 说明了 DNA 膜固定程序。
图 5:DNA 膜固定程序。 DNA 在碱性溶液中变性。接下来,用10 X SSPE中和,并将膜干燥。接下来,膜被透射。膜用 2 X SSPE 再水化并预杂交过夜。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4. 杂交
图 6:探针杂交。 调节杂交缓冲液的体积,并掺入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以使探针杂交过夜。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表 3:用地高辛 (DIG) 标记探针的试剂。请按此下载此表格。
5. 化学发光(anti-DIG tagging)
图 7:化学发光过程的 Anti-DIG 标记。 用缓冲溶液去除未结合的核酸。将探针与靶 DNA 对齐,并去除多余的 DNA。用封闭的 1 X 缓冲液封闭膜,加入抗 DIG 抗体 (1:10000)。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6. 化学发光(底物应用)
图8:化学发光工艺的底物应用。 去除游离抗体,将底物 CSPD (1:250) 加入膜中。通过在37°C下孵育使反应活化,并将膜布置以记录X射线膜中的化学发光。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7.化学发光(检测)
图9:化学发光过程的检测。 在黑暗条件下,膜暴露在 X 射线盒内的 X 射线胶片中。接下来,在展览期间让它静置,然后显影并固定X射线胶片。最后,它被风干并进行了解释。 请点击这里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8. 膜去杂交程序
为了评估该技术的有效性,使用了来自每种 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的纯培养物的基因组 DNA 以及分支特异性探针。每个血清型的每次 PCR 反应用 100 ng 基因组 DNA 制备膜,然后用非相关细菌的 8 个基因组 DNA 和 临时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的可变浓度基因组 DNA 制备膜。每种测定包括阳性、阴性和非模板对照。这些不相关的基因组DNA对斑点印迹探针没有显示出亲和力。膜分布和斑点印迹膜如
斑点印迹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1)DNA固定化,(2)用非同源DNA阻断膜上的游离结合位点,(3)退火条件下探针和靶片段之间的互补性,(4)去除未杂交的探针,以及(5)检测报告分子41。
PCR-Dot-blot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该技术不提供有关杂交片段37大小的信息,它需要在与第二个或第三个探针重新杂交之前对单个膜进行去杂交,并且?...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我们感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技术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钩端螺旋体收藏。我们感谢对参考钩端螺旋体菌株的慷慨捐赠;Lebtospira fainei 血清型 Hurstbridge 菌株 BUT6 和 Leptospira biflexa 血清型 Patoc 菌株 Patoc I 给 Alejandro de la Peña Moctezuma 博士。我们感谢CIBAC协调员José Antonio Ocampo Cervantes博士和工作人员的后勤支持。EDT属于Metropolitan Autonomous University-Campus Cuajimalpa本科生的终端项目计划。我们承认用于创建图 1 和图 3 至 9 的 Biorender.com 软件。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REAGENTS | |||
Purelink DNA extraction kit | Invitrogen | K182002 | |
Gotaq Flexi DNA Polimerase (End-Point PCR Taq polymerase kit) | Promega | M3001 | |
Whatman filter paper, grade 1, | Merk | WHA1001325 | |
Nylon Membranes, positively charged Roll 30cm x 3 m | Roche | 11417240001 | |
Anti-Digoxigenin-AP, Fab fragments Sheep Polyclonal Primary-antibody | Roche | 11093274910 | |
Medium Base EMJH | Difco | S1368JAA | |
Leptospira Enrichment EMJH | Difco | BD 279510 | |
Blocking Reagent | Roche | 11096176001 | |
CSPD ready to use Disodium 3-(4-methoxyspiro {1,2-dioxetane-3,2′-(5′-chloro) tricyclo [3.3.1.13,7] decan}8-4-yl) phenyl phosphate | Merk | 11755633001 | |
Deoxyribonucleic acid from herring sperm | Sigma Aldrich | D3159 | |
Developer Carestream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GBX5158621 | |
Digoxigenin-11-ddUTP | Roche | 11363905910 | |
EDTA, Disodium Salt (Dihydrate) | Promega | H5032 | |
Ficoll 400 | Sigma Aldrich | F8016 | |
Fixer Carestream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GBX 5158605 | |
Lauryl sulfate Sodium Salt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C12H2504SNa | Sigma Aldrich | L5750 | |
N- Lauroylsarcosine sodium salt CH3(CH2)10CON(CH3) CH2COONa | Sigma Aldrich | L-9150 | It is an anionic surfactant |
Polivinylpyrrolidone (PVP-40) | Sigma Aldrich | PVP40 | |
Polyethylene glycol Sorbitan monolaurate (Tween 20) | Sigma Aldrich | 9005-64-5 | |
Sodium Chloride (NaCl) | Sigma Aldrich | 7647-14-5 | |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 Sigma Aldrich | 151-21-3 | |
Sodium hydroxide (NaOH) | Sigma Aldrich | 1310-73-2 | |
Sodium phosphate dibasic (NaH2PO4) | Sigma-Aldrich | 7558-79-4 | |
Terminal transferase, recombinant | Roche | 3289869103 | |
Tris hydrochloride (Tris HCl) | Sigma-Aldrich | 1185-53-1 | |
SSPE 20X | Sigma-Aldrich | S2015-1L | It can be Home-made following Supplementary File 6 |
Primers | Sigma-Aldrich | On demand | Follow table 1 |
Probes | Sigma-Aldrich | On demand | Follow table 1 |
Equipment | |||
Nanodrop™ One Spectrophotometer | Thermo-Scientific | ND-ONE-W | |
Refrigerated microcentrifuge Sigma 1-14K, suitable for centrifugation of 1.5 ml microcentrifuge tubes at 14,000 rpm | Sigma-Aldrich | 1-14K | |
Disinfected adjustable pipettes, range 2-20 µl, 20-200 µl | Gilson | SKU:F167360 | |
Disposable 1.5 ml microcentrifuge tubes (autoclaved) | Axygen | MCT-150-SP | |
Disposable 600 µl microcentrifuge tubes (autoclaved) | Axygen | 3208 | |
Disposable Pipette tips 1-10 µl | Axygen | T-300 | |
Disposable Pipette tips 1-200 µl | Axygen | TR-222-Y | |
Dot-Blot apparatus Bio-Dot | BIORAD | 1706545 | |
Portable Hergom Suction | Hergom | 7E-A | |
Scientific Light Box (Visible-light PH90-115V) | Hoefer | PH90-115V | |
UV Crosslinker | Hoefer | UVC-500 | |
Thermo Hybaid PCR Express Thermocycler | Hybaid | HBPX110 | |
Radiographic cassette with IP Plate14 X 17 | Fuji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