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案描述了一种用于分离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一天方法。分离的上皮细胞可以接种在 2 维 (2D) 培养物中,也可以解离成单细胞悬液,并用于下游实验,包括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 RNA 测序。
人类输卵管是生殖的内在因素。输卵管的目的是允许精子、卵子和胚胎(如果受精成功)的运输。排列在输卵管内表面的上皮细胞是正常和异常输卵管过程(包括疾病发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经后,输卵管在体内不再起重要作用,上皮内细胞组成发生变化。我们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这些上皮细胞可以从新鲜的输卵管中分离出来,基质细胞污染最小,形成单细胞悬液。这些细胞可以在培养物中生长或用于进一步分析,例如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 RNA 测序。该分离方案可在 4-6 小时内实现,并产生可用于即时下游分析的活细胞。这种有效的方案有助于分离具有富集上皮细胞群的输卵管上皮细胞。
输卵管由多个部分构成。从卵巢到子宫,输卵管由菌毛、壶腹、峡部和壁内部分组成。菌毛从输卵管末端延伸,在那里它们抓住卵巢释放的卵子。然后,卵子穿过最有可能受精的壶腹到达峡部,最后通过壁内部分转移到子宫1。促进卵子运输的输卵管最内层粘膜由一层管腔上皮组成,包括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纤毛细胞往往更集中在菌毛2 处。它们在将卵子通过输卵管从卵巢物理移动到子宫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的附属物不仅使纤毛细胞能够移动卵子,还可以清除排卵后的遗传毒性应激3。
分泌型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一种有助于营养和配子组装的液体4。在绝经后状态下,输卵管上皮沿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比例不同,纤毛细胞减少,因为输卵管不再在运输中发挥关键作用5。此外,在没有雌激素的情况下,输卵管被认为会退化 1,6。输卵管中纤毛细胞的这种丢失被认为会增加患浆液性癌的风险7。此外,输卵管分泌上皮细胞被认为会导致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 (STIC) 病变,这是输卵管卵巢癌最具侵袭性亚型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众所周知的前体 7,8。
该方案的目的是从人输卵管中分离上皮细胞并将其解离成单细胞悬液。该方案产生丰富的单细胞上皮细胞群,可用于多种分析。如本手稿所示,我们进行了流式细胞术分析,并在分离后将细胞接种在 2D 中。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存在单细胞,这些细胞大多是活的,本质上是上皮细胞。在这些分析中,我们包括了四个标志物,e506 用于活力,EpCAM 用于上皮细胞,CD45 用于免疫细胞,CD10 用于基质细胞。使用 e506 活力标记物排除死细胞,并使用 CD45 门控免疫细胞。悬浮液可能具有免疫细胞群;然而,为了获得相对纯净的上皮细胞群,可以使用 CD45 去除试剂盒去除 CD45 阳性细胞。此外,当接种在培养物中时,CD45 阳性细胞通常不会增殖。通过该方法分离并以 2D 形式生长的细胞显示出粘附的鹅卵石样上皮细胞群。该方法可用于生成细胞制剂,这些制剂可以开发成单细胞 RNA 文库。
在过去四年中,定义输卵管上皮细胞谱系、生殖生活不同阶段这些谱系的改变以及导致恶性转化和发生的刺激事件的研究变得更加突出 6,9,10,11,12 .该协议通过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分离输卵管上皮细胞并将其加工成单细胞,将极大地有利于该领域的研究。
该方案改编自先前描述的子宫上皮细胞分离方法13,14。通过我们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IRB 批准的方案 #10-0727 收集去标识化输卵管的新鲜标本,并在大约 4-6 小时内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1. 输卵管收集和制备
2. 上皮细胞分离和解离
3. 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4. 流式细胞术染色
5. 流式细胞术数据收集
6. 免疫细胞化学
我们纳入了 7 个输卵管集合,我们在其中分离出丰富的上皮细胞群(图 2A 和 补充图 S1A)。为了评估这种单细胞悬悬法的活力和上皮细胞富集度,进行了流式细胞术。为了测量细胞活力,用活力标记物 e506 对细胞进行染色。这也允许在分析时选出所有碎片和死细胞。
为了确定通过该方法分离的细胞的组成,用上皮细胞标志物 (EpCAM) 、基质细胞标志物 (CD10) 和免疫细胞标志物 (CD45) 对样品进行染色。如图 2B 所示,我们从输卵管组织中分离出一个活的且丰富的上皮细胞群。样品活力平均为 82%。对于所有样品,在门控 CD45 阳性细胞后,我们观察到富集的上皮细胞群,其中 EpCAM 阳性细胞平均占样品的 80%。有一些基质细胞污染,但平均只有 7.8%。图 2C 显示了铺板后 4-6 天的 2D 分离细胞。很明显,上皮细胞是分离出来的,因为它们形成了一致的粘附鹅卵石状簇。在补充图 S1B 中,分离后对细胞进行铺板并培养 2-6 天。免疫细胞化学用于表征培养物中生长的细胞。培养物中的大多数细胞对 EpCAM 和分泌细胞标志物 PAX8 染色呈阳性。只有少数细胞被鉴定为波形蛋白阳性。在培养物中可以看到纤毛细胞,如视频 S1 所示。
图 1:实验架构。 (A) 输卵管获得性。(B) 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结缔组织。(C) 将试管切成 ~3-5 mm 的小块。(D) 将碎片在 PBS 中洗涤,然后在 EDTA 中孵育 2x 5 分钟,并在 4 °C 下在 1% 胰蛋白酶中孵育 40 分钟。(E) 使用两对镊子,一对握住,一对推动,将上皮细胞从输卵管碎片中排出。(F) 将细胞转移至 15 mL 试管中,离心并计数。(G) 重悬于 DMEM、胶原酶和 DNase 中。消化 30-45 分钟。(H) 用 100 μm 过滤器过滤。(I) 离心收获并计数。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2:分离的上皮细胞的表征。 (A) 患者临床信息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B) 分离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显示已分离出富集的上皮细胞群 (EpCAM 阳性)。同种型阴性对照用黑色表示,实验结果用粉红色表示。(C) 分离后对细胞进行铺板。电镀后 4-6 天拍摄照片。比例尺 = 100 μm。缩写:AUB = 异常子宫出血;EIN =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补充 图 S1:培养物中分离的上皮细胞的额外表征。 (A) 患者临床信息表。(B) 分离的细胞在铺板后 2-6 天进行 EpCAM、分泌细胞标志物 (PAX8) 和基质细胞标志物 (Vimentin) 染色,以表征培养中的细胞类型。比例尺 = 50 μm。缩写: EIN: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DAPI =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请按此下载此图。
补充视频 S1:以 30 倍放大倍率拍摄跳动纤毛细胞的视频,以展示培养中的纤毛细胞。请点击此处下载此视频。
人们对研究输卵管上皮细胞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因为输卵管在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大多数 HGSOC 的起源部位。为此,许多研究人员描述了在人和小鼠模型中分离输卵管细胞的方案10、11、12、15、16、17、18、19、20、21。我们描述的提取和富集输卵管上皮细胞的方法增加了现有的输卵管细胞分离方案。尽管这些方案中存在重叠,但在小鼠和人类中报告了两种一般类型的方法。第一个涉及切碎和酶消化整个输卵管,得到总细胞悬液 10,12,15,16,17。第二种涉及搅动或刮擦脱落,这会产生组织片 11,18,19,20,21。这两种方法都允许通过下游实验(如流式细胞术、测序和体外培养)分析上皮细胞。我们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该方案产生了一组输卵管细胞,这些细胞已经通过酶消化和机械推动步骤富集了上皮细胞。这种富含上皮细胞的细胞群可以进一步消化,从而得到可用于流式细胞术、2D 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和单细胞 RNA 测序等许多应用的单细胞悬液。
我们发现影响细胞产量的关键步骤包括输卵管片段在 1% 胰蛋白酶/HBSS 和 DMEM/DNase 中孵育的持续时间。在任一溶液中过度孵育都会降解细胞并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然而,孵育时间不足会抑制研究人员在方案步骤 2.6 中推出许多上皮细胞的能力,因为它们将继续相互粘附。使用 1% 胰蛋白酶溶液也很重要,因为较低和较高浓度的胰蛋白酶溶液都会降低活的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产量。通过结合化学和机械分离以及消化步骤(方案步骤 3.1),我们可以成倍缩短从组织到单细胞悬液所需的时间。这确保了良好的活力和在同一天进行下游分析的时间。
在方案步骤 1.4 中,确保输卵管切口的块厚 3-5 毫米至关重要。如果碎片太大,将难以执行方案步骤 2.7 并最终降低细胞产量,因为需要在 DMEM/DNase 中孵育更长的时间。
尽管细胞悬液富含上皮细胞,但基质细胞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制备需要纯上皮细胞,则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和我们描述的标记物进行分选,以分离上皮细胞并耗尽基质细胞。
本研究使用绝经后输卵管。然而,这种方法已经在我们的实验室中成功地用于绝经前输卵管。绝经前和绝经后输卵管的主要区别在于纤毛细胞和分泌上皮细胞的组成1。该协议适用于所有生殖阶段。
这种有效的方案将有助于研究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类型,包括描绘细胞谱系、它们在生殖周期期间和绝经后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在引发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的作用。
作者没有需要声明的利益冲突。
作者 Ruegg L、James-Allan LB 和 DiBernardo G 得到了大洛杉矶退伍军人协会项目 1I01BX006019-01A2 和 I01BX006411-01 到 Memarzadeh S 的部分支持。作者 Ochoa C 得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Eli 和 Edythe Broad 再生医学中心以及干细胞研究中心 Rose Hills 基金会研究生奖学金培训计划的支持。我们要感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转化病理学核心实验室,特别是 Ko Kiehle 和 Chloe Yin 在组织采购方面的帮助。我们还要感谢 Ken Yamauchi 和 BSCRC 显微镜核心在成像方面的帮助。 图 1 是使用 BioRender.com(协议编号 JL27QWDYNT)创建的。最后,我们要感谢 Felicia Cordea 和 BSCRC 流式细胞术核心在流式细胞术方面的帮助。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1% Trypsin | Thermo Scientific | J63993.09 | |
100 µm Cell Strainer | Corning | 431752 | |
4% Paraformaldehyde | Electron Microscopy Sciences | 15710-S | |
5 mL round bottom tubes | Corning | 352008 | |
60 mm cell culture plate | Corning | CLS430589-500EA | |
6-well Cell Culture Plate | Corning | 353046 | |
Anti-CD10 | BioLegend | 312212 | |
Anti-CD326 (Ep-CAM) | BioLegend | 324218 | |
Anti-CD45 | BioLegend | 304026 | |
Anti-EpCAM | Abcam | ab223582 | |
Anti-IgG2a PerCP | BioLegend | 400250 | |
Anti-PAX8 | Sigma-Aldrich | 363M-15 | |
Anti-Vimentin | Agilent Technologies | M072501-2 | |
Chamber Slide System | Thermo Scientific | 154917PK | |
Collagenase | Thermo Scientific | 17100017 | |
DMEM | Thermo Scientific | 10569-010 | |
DNase I | Sigma | 10104159001 | |
EDTA | Sigma | 3690 | |
eFluor 506 | Invitrogen | 65-0866-14 | |
FBS | Sigma | F2442 | |
Fine point forceps | VWR | 102091-526 | Any finepoint forceps of your choice will work |
Fixable Viability Dye eFluor 506 | Invitrogen | 65-0866-14 | |
FlowJo software version 9 | BD Biosciences | Data analysis software | |
GlutaMAX | Gibco | 35050-061 | |
HBSS | Thermo Scientific | 14175-095 | |
MACSQuant Analyzer 10 flow cytometer | Miltenyi Biotec | ||
MACSQuant Calibration Beads | Miltenyi Biotec | 130-093-607 | |
Mammocult | Stemcell Technologies | 5620 | |
Normal Goat Serum | Fisher Scientific | PI31873 | |
PBS | Thermo Scientific | 14190-144 | |
Penicillin-Streptomyocin | Gibco | 15140-122 | |
PerCP Conjugated CD45 | BioLegend | 304026 | |
Red Blood Cell lysis buffer | Tonbo Biosciences | TNB-4300-L100 | |
Triton X-100 | Thermo Scientific | BP151-100 | |
Vannas-Tubingen Spring Scissors | Fine Science Tools | 15003-08 | |
VECTASHIELD with DAPI | Fisher Scientific | NC9524612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探索更多文章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