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肾移植是研究临床前研究中肾同种异体移植排斥机制的重要模型,有助于开发提高肾同种异体移植物长期生存率的新方法。该手术中肾血管的端到端吻合术避免了下半身缺血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在端到端隧道方法中输尿管吻合术可减少术后尿漏和输尿管扭曲。该方法为研究肾移植后肾同种异体移植物免疫排斥和损伤的机制提供了见解。
首先使用手术剪刀沿着从耻骨联合到尾下腓的中线切开腹部。然后使用牵开器拉开切口。从切口右侧取出肠道,并用湿润的纱布包裹它们,以防止它们变干。
然后暴露左肾。使用微镊子和棉签在20倍放大镜下解离左肾动脉和静脉。如有必要,对肾上腺静脉和生殖器静脉进行缝合和横切。
在微镊子的帮助下解离输尿管,保留外周结缔组织,以确保输尿管的血液供应。使用血管钳或 4-0 聚酰胺单丝缝合线,分离并夹住或连接左肾动脉上方约 5 毫米的主动脉。然后将左肾静脉远端横切至左生殖器静脉和肾上腺静脉的结合处。
使用24号手术刀针头,用冰冷的UW溶液从左肾动脉下方的主动脉冲洗肾脏,并补充每毫升100单位肝素,直到血液褪色。切除主动脉旁边的左肾动脉,然后切除膀胱旁边的输尿管,并在微镊子和剪刀的帮助下解离肾脏。将供体左肾保存在冰冷的UW溶液中。
在20倍放大下,使用棉签和微镊子解离受体大鼠的左肾动脉和肾静脉。如有必要,调整肾上腺静脉和生殖器静脉。使用微血管钳夹夹左肾动脉和肾静脉,然后在距离微血管钳夹三毫米的地方横切肾动脉和肾静脉。
解离并连接左侧输尿管,在肾脏下方约两到三厘米处,8-0聚酰胺单丝缝合并在连接处将其横切。通过在微镊子和剪刀的帮助下解离肾脏来切除接受者天然左肾。将供体肾脏植入受体大鼠的左肾窝中,并在植入的供体肾脏周围放置冰块。
切换到45倍放大,然后使用10-0聚酰胺单丝缝合线以端到端模式将供体肾动脉和肾静脉吻合到受者肾动脉和肾静脉。要使用中断缝线吻合肾动脉,请将停留缝合线放在吻合口的12点和6点钟位置。用两到三针在两条缝线之间的吻合口的一侧等距缝合。
翻转留置缝合线,同样用两到三针缝合两个留置缝线之间的吻合口的另一侧缝合。要使用连续缝线吻合肾静脉,请将停留缝合线放在吻合口的6点和12点钟位置。使用连续缝线从12点钟位置缝合吻合口的一侧,缝制四到五针。
翻转留置缝合线,同样,从六点钟位置缝合吻合口的另一侧。通过释放肾静脉的非侵入性微血管钳来重新灌注供体肾脏,识别出血部位并在必要时进行额外的缝合。接下来,释放肾动脉的非侵入性微血管钳,识别出血部位,并在必要时进行额外的缝合。
在20倍放大下,用4-0聚酰胺单丝缝合线作为牵引线连接供体输尿管的末端,以将末端拖过受者膀胱的隧道。通过将供体输尿管的外膜与受者膀胱的肌肉层缝合在四个等距位置,使用8-0将供体输尿管与受者膀胱固定在一起聚酰胺单丝缝合线。之后,用受者膀胱外的缝合线切除供体输尿管的末端,并允许供体输尿管收缩回受者膀胱。
将肠道放回腹腔,并在肌肉层中连续缝合缝合腹部切口,然后用4-0聚酰胺单丝缝合线关闭皮肤层。移植后十周,苏木精和曙红染色以及周期性移酸染色显示肾小球硬化症,间质纤维化,肾同种异体移植物中的肾小管萎缩和间质性动脉硬化症,与等移植肾形成鲜明对比。银染色显示同种异体移植肾与异位移植物肾相比,同种异体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表明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成功。
由于肾脏的血管孔很薄,为了避免错误的缝合,记得在高倍率场上进行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