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 这些作者具有相同的贡献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是一种无损成像工具,有助于评估临床前研究中的骨结构,但对用于分析骨愈合愈伤组织的μCT程序缺乏共识。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μCT方案,可以监测骨折愈合。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μCT) 是转化科学研究中表征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骼和新形成骨骼三维 (3D) 形态的最常见成像方式。啮齿动物长骨折愈合的研究通常涉及二次愈合和矿化愈伤组织的形成。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状和新形成的骨的密度可能在时间点和治疗之间有很大差异。虽然量化完整皮质和小梁骨参数的标准方法被广泛使用并嵌入到市售软件中,但对分析愈合愈伤组织的程序缺乏共识。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描述一种标准化方案,该方案定量愈合愈伤组织中的骨体积分数和愈伤组织矿物质密度。该协议描述了成像和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不同参数,包括成像过程中的样品对齐、目标体积的大小以及轮廓化以定义愈伤组织的切片数量。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成像已广泛用于临床前骨骼研究,提供无创、高分辨率的图像来评估骨骼的微观结构1,2,3,4,5。μCT涉及大量X射线图像,这些图像来自旋转样品或使用旋转的X射线源和检测器获得。算法用于以图像切片堆栈的形式重建 3D 体积数据。临床CT是人体骨骼3D成像的金标准,μCT是评估实验动物骨愈合效率的常用技术1,2,3,4,6,7。矿化骨与X射线具有极好的对比度,而软组织的对比度相对较差,除非使用造影剂。在骨折愈合评估中,μCT生成的图像提供有关矿化愈伤组织3D结构和密度的详细信息。体内μCT扫描也可用于骨折愈合的纵向、时程评估。
使用μCT对完整皮质和小梁骨的定量通常是成熟和标准化的8。尽管临床前研究使用各种定量方法来分析骨折愈合9,10,11,但用于愈伤组织定量的μCT图像分析的详细方案尚未发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骨愈合愈伤组织的μCT成像和分析提供详细的分步方案。
开发以下协议以表征从安乐死小鼠收获的长骨愈合愈伤组织。然而,大多数步骤可以应用于大鼠,也可用于骨折骨的 体内 扫描。该协议描述了特定的μCT系统和特定的图像处理、分析和可视化软件(参见 材料表),但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其他扫描仪和软件。该协议已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机构动物护理和使用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中使用的小鼠是16周龄的雄性C57BL / 6J小鼠(平均体重31.45±3.2g)。
1. 组织采集和保存
注意:使用合适的鼠骨折模型。在这项研究中,根据12,13中描述的标准方案使用骨干中开放性胫骨骨折模型。
2. 微CT扫描
图1:定制扫描夹具的结构。 (A) 扫描夹具(顶部)的图像,显示六个样品插槽和 HA 模型(底部)。(B) 显示放置在专用插槽中的长骨样本(顶部)和 HA 模型(底部)的图像。(C) 显示放置在20毫米注射器中的扫描夹具的图像。 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3. 图像分割
注意:原始图像会自动重建为图像序列数据。
图 2:图像分割 。 (A) 一次扫描中显示六个样本的图像。 (B) 图像裁剪以隔离单个样本。(C) 数字对齐以校正未对齐的纵轴(黄色虚线)。(D)VOI和愈伤组织中心平面的定义。 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4. 图像分析
图 3:愈伤组织外部边界的分割。 (A) 愈伤组织外边界的轮廓(红线)。(B)在VOI上采样的切片(红色切片)的轮廓。(C) 通过插值(红色体积)创建的 3D 愈伤组织标签。(D)C所示愈伤组织标签的横截面(包括皮质骨)。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图4:皮质骨的分割。 (A)皮层骨膜表面的轮廓(绿线)。(B)在VOI上采样的切片等高线(绿色切片)。(C)皮质骨(包含髓腔;绿色)和愈伤组织(红色)的3D标签,由骨膜皮层和愈伤组织的插值标签创建。(D)愈伤组织(红色)和皮质骨(包含髓内腔;绿色)的横截面。 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图 5:灰度单位到 BMD 的转换。 (A)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切片处的 HA 圆柱体轮廓(红色圆圈)。(B) 3D 插补 HA 圆柱体(左)和横截面(右)。棕色:最高 HA 密度;蓝色:第二高的HA密度;紫色:第三高的HA密度;绿色:第四高的 HA 密度。 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图6:矿化愈伤组织的分割 。 (A)矿化愈伤组织(≥250 mgHA / ccm)显示为蓝色,其余的愈伤组织(<250 mgHA / ccm)显示为红色,与原始骨骼相对应的空间显示为绿色。(B) 每个独立标签的 3D 视图。 请点击此处查看此图的大图。
为了监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形成,在成年雄性C75BL / 6J小鼠中诱导了骨干开放性胫骨骨折。使用髓内钉稳定骨折,这是一种既定的二次愈合模型13。在骨折后第14、21和28天收获愈伤组织12。这些时间点代表了愈合的不同阶段。继发性骨愈合期间的软骨内骨形成通过纤维软骨(软)愈伤组织的初始形成 进行 ,愈伤组织在后期矿化以减少骨折间隙处的微运动...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μCT分析的详细方案,目的是准确量化3D矿化愈伤组织结构,这通常是骨和骨折愈合研究的基础。该协议利用通用的最先进的3D图像分析软件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图像可视化,分割/标记以及从简单到复杂的测量。
该方案中最耗时的任务是半自动分割愈伤组织,排除皮质骨和髓管。在以前的许多研究中,该区域也被排除在外9,16,17,18。
作者没有利益冲突需要披露。
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 DK121327 to R.A.E和R01 AR071968 to F.K.的支持。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10% neutral buffered formalin | Fisher chemical | SF100-20 | Used for bone tissue fixation |
Avizo | Thermo Scientific |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software | |
Hydroxyapatite phantom | Micro-CT HA D4.5, QRM | QRM-70128 | |
Image Processing Language | Scanco | Used to convert raw images to DICOM images | |
Micro-Mosquito Straight Hemostatic Forceps | Medline | Used to remove the intramedullary pin | |
Microsoft Excel | Microsoft | Spreadsheet software | |
Scanco mCT system (vivaCT 40) | Scanco | Used for µCT imaging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探索更多文章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