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本文内容

  • 摘要
  • 摘要
  • 引言
  • 研究方案
  • 结果
  • 讨论
  • 披露声明
  • 致谢
  • 材料
  • 参考文献
  • 转载和许可

摘要

眼前节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HR-OCT)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无创方式,用于眼表鳞状瘤变 (OSSN) 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在这里,介绍了系统设置、扫描技术和代表性诊断结果。

摘要

眼表鳞状瘤变 (OSSN) 是最常见的眼表肿瘤,范围从轻度异型增生到浸润性鳞状癌。传统上,OSSN 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确认,然后进行全层活检。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OSSN 的治疗方法已经从临床干预转变为局部化疗方案。这种转变强调了诊断眼表病变的微创或非侵入性方法的必要性。在各种成像设备中,市售的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HR-OCT) 已成为表征 OSSN 的有力工具。HR-OCT 提供眼表病变的 体内横截面视图,为 OSSN 提供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光学活检”。它为区分上皮内或侵袭性 OSSN 与其他良性病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此外,HR-OCT 可用于监测对局部化疗的反应,并在随访期间检测亚临床 OSSN。本文介绍了用于图像采集的扫描协议,并概述了 OSSN 的图像解释。这种标准化、实用且可重复的方法被推荐用于临床工作流程,有望帮助临床医生管理 OSSN。

引言

眼表鳞状瘤变 (OSSN) 是最常见的结膜和角膜非色素性肿瘤。OSSN 一词包括广泛的鳞状肿瘤变化,包括异型增生(I-III 级)、上皮内瘤变(即位癌,CIS)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SCC)1。OSSN 的诊断可以通过裂隙灯检查在临床上做出,通过检测升高、白斑或视状肿块的典型表现,通常出现在跨越角膜结膜的角膜缘,有供血管2。有时,它们的表现可能不太明显。诊断 OSSN 的金标准仍然是组织病理学确认,然后进行切开或切除活检 1,3

最近,OSSN 的治疗模式已从手术治疗转向使用局部化疗。这极大地促进了活检对无创或无创方式的采用4。已经研究了各种成像设备用于表征 OSSN,即 HR-OCT、 体内 共聚焦显微镜 (IVCM)5、印模细胞学 (IC)6、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7 和亚甲蓝染色4。目前,几项研究为使用眼前节 HR-OCT 表征 OSSN 提供了见解。使用光谱域技术的市售 HR-OCT 设备可以达到大约 5 μm 的轴向分辨率。这些图像提供了眼表病变的 体内横截面视图,并显示了 OSSN 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与组织病理学中观察到的变化平行。因此,HR-OCT 使临床医生能够获得“光学活检”,以方便诊断和监测临床上的 OSSN。

为促进 HR-OCT 在 OSSN 管理中的应用,详细提出了标准化、实用和可重复的图像采集指南,以确保临床使用的良好质量。此外,阐明了 HR-OCT 上 OSSN 和其他常见良性病变的特征,以便更好地解释图像。

研究方案

以下描述的所有方案均遵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批准文号为 2023IIT008。已获得所有研究参与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包括表现为结膜肿块的参与者。入组的排除标准包括怀孕或哺乳的女性以及阻止进行研究调查的情况。符合纳入标准的参与者接受了眼表专家 (CLK) 的全面眼科检查。在初次和随访时进行 AS-OCT,在初次就诊或手术时进行印模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活检。

1. 裂隙灯检查和成像程序

  1. 让拍摄对象坐在裂隙灯后面。向受试者解释测试程序。
  2. 编辑主题的信息。
  3. 对装置进行消毒:用酒精棉签擦拭裂隙灯头和下巴托。
  4. 放置要检查的主体。
    1. 让受试者将他们的下巴放在下巴托上。指示受试者旋转眼球以完全暴露病变。在裂隙灯下观察病变。
    2. 在临床检查期间记录病变的详细信息,例如偏侧性、外观、二次位置、眼表受累程度、病变尺寸、角蛋白的存在、色素沉着、内源性血管、供血管、囊样腔和巩膜受累。
    3. 翻转眼睑,观察睑结膜或睑结膜是否受到影响。
  5. 使用裂隙灯进行眼前节摄影,以记录临床特征。

2. HR-OCT 设备中的成像

注:以下是获取傅里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扫描的眼前节 OCT 图像的一般程序(参见 材料表),该系统的轴向分辨率为 5 μm,横向分辨率为 8 μm,扫描速度为 26,000 A 扫描/秒。为确保图像质量,建议使用较短光波长的光谱域 OCT,例如 HR-OCT(深度分辨率为 5-7 μm)或超高分辨率 OCT(深度分辨率约为 2-3 μm),以更好地可视化眼部病变的特征。

  1. 让拍摄对象坐在成像设备后面。向受试者解释测试程序。
  2. 双击 RTVue 图标以启动。
  3. 编辑主题的信息。
    1. 单击 New Patient 按钮以创建新患者。填写信息字段,例如姓氏、名字、性别、出生日期和种族。点击 Save 按钮。
  4. 对设置进行消毒:用酒精棉签擦拭 OCT 头部和下巴托。
  5. 通过单击 Cornea < Cross Line 按钮选择所需的扫描模式。
  6. 将眼前节镜头连接到系统扫描仪。
  7. 根据眼前节裂隙灯摄影选择要扫描的眼睛。
  8. 定位要成像的被摄体。
    1. 让受试者将他们的下巴放在下巴托上。指示受试者转动眼球以完全暴露眼表病变。
    2. 将感兴趣的病灶与扫描中心对齐。点击 Scan 扫描 标签。
  9. Auto P 选项卡可增强信号强度。调整扫描仪头以获得最佳目图图像。使用 8×8 mm 自动分割 OCT 扫描捕获图像。
  10. 查看 OCT 切片。单击 Save 选项卡以保存扫描。

3. 确定感兴趣区域 (ROI)

  1. 在对齐过程中观察动态剖面图。将交叉线与病灶最粗的点对齐并捕获扫描结果。
  2. 注意正常和异常组织的邻近部分。捕获病变的边界。

4. OCT 图像分析

注:评估 AS-OCT 参数,例如病变位置(上皮、上皮下或巩膜)、上皮反射率和厚度、从正常组织到异常组织的突然过渡区、上皮层和上皮下层之间分离区的可见性、病变均匀性、囊样间隙存在、背影存在、肿瘤的后部范围划定和潜在的巩膜可见性。

  1. 打开系统软件并导航到 Measuring Tools 部分。单击“ 查看 B 扫描 < 测量工具
  2. 测量工具 中,选择 距离工具 < 测量工具。测量病变的最大上皮和上皮下厚度值。
    1. 首先在前上皮边界上选择一个初始点,然后垂直移动到上皮层和上皮下层之间的可见分离。将最大面积测量数据保存为上皮厚度。
    2. 接下来,在上皮层和上皮下层之间的可见分离上选择一个锚点,然后垂直到病变的后缘(通常是巩膜的前边界)。将最大面积测量数据保存为上皮下厚度。
  3. 单击测量工具<快照工具,导出测量报告屏幕的.jpg图像。

5. 跟进程序

注意:在局部化疗期间以及手术切除和药物或辅助手术治疗后的每次随访时,每月进行一次 OCT 检查。

  1. 裂隙灯检查(重复步骤 1):观察并记录病变的变化。
  2. 执行 AS-OCT 检查。
    1. 打开系统软件,通过在 “搜索依据” 栏中键入他们的 姓名 出生日期 来找到现有患者。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然后单击 Search 按钮。
    2. 找到患者后,单击他们的姓名以列出所有就诊。选择“最新访问”并查看 OCT 图像。
    3. 单击 SCAN 按钮以获取当前的 AS-OCT 图像并评估 AS-OCT 上的参数(重复步骤 2 到步骤 4)。

结果

图 1A、B 说明了 OSSN 的 HR-OCT 图像,揭示了三个关键特征:(1) 显着增厚的高反射上皮;(2) 上皮从正常到异常的突然转变,其特征是上皮的亮度和厚度突然增加;(3) 偶尔,在上皮和皮下组织之间可以看到一个分裂平面。然而,在非常厚的病变中,病变的下缘可能会被阴影遮挡。

在简单 OSSN 病变中,上皮下组织通常具有正常厚度。然而,...

讨论

眼前节 OCT (AS-OCT)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眼表测量诊断工具。它遵循迈克尔逊干涉测量法9 的原理获得眼表的光学切片。AS-OCT 的系统解释从眼表最外层组织开始,即角膜、角膜缘和结膜复合体的上皮。Vempuluru 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AS-OCT 在确认大多数眼表肿瘤出现的上皮受累方面非常有用,尤其是 OSSN10。尽管许多非接触式技术可用于临床 OSSN 的管理,但 HR-OCT...

披露声明

作者没有什么可披露的。

致谢

没有。

材料

NameCompanyCatalog NumberComments
70% EthanolAny make
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systemOptuvue Inc., Fremont, CA, USARTVue XR
RTVue softwareOptuvue Inc., Fremont, CA, USA

参考文献

  1. Cicinelli, M. V., Marchese, A., Bandello, F., Modorati, G. Clinical management of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Ophthalmol Ther. 7 (2), 247-262 (2018).
  2. Atallah, M., et al. Role of high-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diagnosing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with coexisting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Ocul Surf. 15 (4), 688-695 (2017).
  3. Venkateswaran, N., Sripawadkul, W., Karp, C. L. The role of imaging technologies for ocular surface tumors. Curr Opin Ophthalmol. 32 (4), 369-378 (2021).
  4. Hӧllhumer, R., Michelow, P., Williams, S. Comparison of non-invasive diagnostic modalities for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at a tertiary hospital, south Africa. Eye. 38, 1118-1124 (2023).
  5. Nguena, M. B., et al. Diagnosing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in East Africa: Case-control study of clinical and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 assessment. Ophthalmology. 121 (2), 484-491 (2014).
  6. Tole, D. M., McKelvie, P. A., Daniell, M. Reliability of impression cytology for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employing the biopore membrane. Br J Ophthalmol. 85 (2), 154-158 (2001).
  7. Meel, R., et al.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with intraocular extension: Clinical and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findings. Ocul Oncol Pathol. 5 (2), 122-127 (2019).
  8. Singh, S., Mittal, R., Ghosh, A., Tripathy, D., Rath, S. High-resolution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intraepithelial versus invasive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Cornea. 37 (10), 1292-1298 (2018).
  9. Huang, D.,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cience. 254 (5035), 1178-1181 (1991).
  10. Vempuluru, V. S., et al. Spectrum of as-oct features of ocular surface tumors and correlation of clinico-tomographic features with histopathology: A study of 70 lesions. Int Ophthalmol. 41 (11), 3571-3586 (2021).
  11. Carol, L. K. Evolving technologies for lid and ocular surface neoplasias: Is optical biopsy a reality. JAMA Ophthalmol. 135 (8), 852-853 (2017).
  12. Kieval, J. Z., et al. 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differentiation of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and pterygia. Ophthalmology. 119 (3), 481-486 (2012).
  13. Nanji, A. A., Sayyad, F. E., Galor, A., Dubovy, S., Karp, C. L. High-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 an adjunctive tool in the diagnosis of corneal and conjunctival pathology. Ocul Surf. 13 (3), 226-235 (2015).
  14. Thomas, B. J., et al. Ultra high-resolution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Ocul Surf. 12 (1), 46-58 (2014).
  15. Venkateswaran, N., Mercado, C., Galor, A., Karp, C. L. Comparison of topical 5-fluorouracil and interferon alfa-2b as primary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Am J Ophthalmol. 199, 216-222 (2019).
  16. Tran, A. Q., Venkateswaran, N., Galor, A., Karp, C. L. Utility of high-resolution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b-clinical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Eye Vis (Lond). 6, 27 (2019).
  17. Stevens, S., et al. Clinical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mparison between 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 and squamous metaplasia. Cornea. 42 (4), 429-434 (2022).
  18. Theotoka, D., et al. 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R-OCT) in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urface masqueraders. Ocul Surf. 24, 74-82 (2022).

转载和许可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

探索更多文章

210 AS OCT HR OCT OSSN OCT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JoVE Logo

政策

使用条款

隐私

科研

教育

关于 JoVE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