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传统内窥镜保乳乳房切除术的不足,本文介绍了内窥镜双侧保乳乳乳房切除术的新技术、新概念和详细的外科手术流程,即刻胸前植入物乳房重建。一名 33 岁女性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双侧乳房肿块,分类为 BI-RADS 4,肿块相对较大。通过乳房切开术辅助微创切除术进行组织病理学确认,确定了双侧导管原位癌。
通过单个腋窝切口进行内窥镜双侧保留的乳房切除术,并立即进行基于胸前植入物的乳房重建。超声显示6点钟位置左乳有结节,10点钟位置右乳房多处钙化。术前病理结果提示双侧乳腺导管原位癌。
标记腋窝下褶皱、乳房边缘和双侧乳房下褶皱。诱导全身麻醉并进行气管插管。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侧手臂外展 90 度。
用聚维酮碘皮肤消毒剂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用无菌窗帘包裹双侧肢体,并以 90 度角固定。使用一毫升注射器提取碳纳米颗粒悬浮液注射液和生理盐水,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以达到总体积为一毫升,用于配制前哨淋巴结示踪剂。
将示踪剂注射到乳房外上象限的任意三个点的实质中。按摩五分钟,等待五分钟。沿着之前标记的线做一个大约 4 厘米的弯曲腋窝切口,以在直视下完成 SLNB。
前哨淋巴结活检通过术中冰冻切片活检检查为阴性。在手术侧弯曲患者的手臂,并将其固定在头架上。从腋窝切口寻找胸大肌的外侧边缘。
在直视下解剖乳腺后间隙2厘米,解剖皮下脂肪3厘米。将伤口保护器插入切口。然后连接四套管针单端口。
将12毫米套管针与恒压气腹装置连接起来,构建行走空间。通过在8毫米汞柱压力下施加二氧化碳吹入来维持气腔,每分钟40升的气流。通过10毫米的套管针插入一个直径为5毫米、视角为30度的斜端刚性内窥镜。
电动钩和腹腔镜抓钳分别插入两个 5 毫米套管针。使用环乳腺韧带作为乳房的边界,注意暴露和识别韧带结构。韧带的完整性可以通过染色、手指按压和内窥镜器械的抵抗感来确保。
使用电钩在内窥镜视觉下解剖乳腺后空间。将这种解剖向上延伸至锁骨下韧带,向内侧延伸至胸骨旁韧带,向下延伸至乳腺外侧缘。该病例为导管原位癌,术前确诊。
因此,术中完全保留胸大筋膜,既可以减少创伤和疼痛,又可以将网片固定到胸大筋膜上,防止假体移位。拉动伤口保护器以到达皮下层。按照分区剖析顺序进行操作。
用电钩按以下顺序进行解剖,基本上是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后区。用内窥镜剪刀剪掉根部,防止-乳晕复合体坏死。从后缘采集组织活检标本进行术中冰冻切片。
在下象限。利用电钩小心地解离乳腺的内下象限。通过腋窝切口取出完整的乳房标本。
对侧乳房以相同的方式操作。用 2, 000 毫升温热无菌蒸馏水冲洗植入腔。用 0.45% 至 0.55% 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植入物腔 10 分钟。
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并更换手套。用两个网状物完全覆盖假体。用 3-0 可吸收缝合线和简单的断续缝合线缝合网状物以进行固定。
将假体插入植入腔。在皮下层的每个乳房下褶皱和腋窝上放置一根引流管。保持在低负压吸力下。
用4-0可吸收缝合线闭合腋窝切口伤口。在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一组 10 名被诊断患有双侧乳腺癌或需要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的患者接受了内窥镜双侧保留的乳房切除术,通过单个腋窝切口立即进行基于胸前植入物的乳房重建。患者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体重指数22.12千克/平方米。
手术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4.25 小时,术中平均失血量为 33 毫升。每位患者术后恢复的特点是病程平稳,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的典型持续时间平均为11天。随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定期随访护理,在手术后的最初两年内每三个月安排一次预约。
值得注意的是,三名患者的Harris评分被评为优秀,而七名患者的Harris评分被评为良好。他们普遍对术后美容效果表示满意。乳房植入物移位练习对于顺利植入物是必要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是年轻、患有双侧乳腺癌或需要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且对美容和身体机能有强烈需求的患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