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我们提出了一种使用推拿操作模拟器对轻微慢性缩窄损伤大鼠进行"三手三穴"推拿治疗的方案,并通过行为分析测试疼痛变化和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试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来评估 24 小时内推拿的有效镇痛时间点。
推拿作为中医的外治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已被证明对周围神经性疼痛 (pNP) 具有镇痛作用。但推拿镇痛效果的最佳时间点可能因损伤感觉不同而不同,影响推拿镇痛启动机制的探索。
本研究以轻微慢性缩窄损伤 (minor CCI) 模型大鼠模拟 pNP,并使用智能推拿操作模拟器模拟三种方法(按压、拔毛、揉捏)和三种穴位(银门 BL37、成山 BL57 和杨灵泉 GB34)进行推拿治疗。本研究通过检测冷敏阈值 (CST) 、机械撤退阈值 (MWT) 和热撤退潜伏期 (TWL) 评估了轻度 CCI 模型大鼠 24 h 内疼痛的变化和推拿镇痛疗效的最佳时间点。此外,该研究通过 Elisa 检测评估了 IL-10 和 TNF-α 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推拿具有即时和持续的镇痛作用。对于 CST、MWT、TWL 3 个不同的损伤敏感性阈值以及 IL-10 和 TNF-α 2 个细胞因子,干预后 24 h 内推拿的镇痛效果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
周围神经性疼痛 (pNP) 是指由周围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病变或疾病引起的疼痛,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痛觉过敏是主要症状之一 1,2。痛觉过敏是由有害刺激(包括针刺、寒冷和热)引起的疼痛加剧3。已经进行了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pNP 是最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的患病率为 6.9%-10%4。pNP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神经损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苦的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症、中风、癌症等5。如今,治疗 pNP 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副作用很大,这是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6。
推拿是一种绿色、经济、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7.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推拿对 pNP 的镇痛作用,基础研究已经验证了推拿的即时和累积镇痛作用 8,9。推拿的主要累积镇痛机制是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并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10,11。既往研究证实了推拿的累积镇痛作用,发现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 和脊髓背角 (SDH) 经过 20 次推拿治疗后存在差异表达基因 (DEGs),主要与蛋白结合、压力反应和神经元投射有关12。在最近的研究中,已经证实推拿具有立竿见影的镇痛作用,并且 1 次推拿干预可以缓解小 CCI 大鼠的痛觉过敏,特别是更有效地缓解热痛觉过敏13。然而,推拿镇痛效果的最佳时间点可能因损伤感觉(冷、热、机械)而异,影响推拿镇痛启动机制的探索。
炎症介质可以致敏和激活疼痛受体,导致放电阈值和异位放电降低,从而促进外周致敏14,15。周围神经损伤后,TNF-α 是炎症反应的启动剂,可促进 IL-10 和 IL-1β 等炎症因子的合成,引起直接组织炎症损伤,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16,17,18。推拿可以通过降低 TNF-α、IL-10、IL-6 和 IL-1β 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来达到镇痛作用 19,20,21。本研究选取未成年 CCI 模型大鼠模拟临床 pNP,通过冷敏感阈值 (CST) 、机械撤退阈值 (MWT)、热撤潜伏期 (TWL) 选择不同时间点对 1 次推拿干预后冷、热、机械刺激痛进行行为测试,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选择血清中的 IL-10 和 TNF-α, 以期选择推拿镇痛效果显著的时间点,为后期推拿镇痛的启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保护与使用委员会 (BUCM-4-2022082605-3043) 批准了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程序。
1. 动物和研究设计
2. 建立次要 CCI 大鼠模型(图 1)
注意:对次要 CCI 进行建模的方法如之前的研究 22,23,24 中所述。
3. 智能推拿操作模拟器干预(图 2)
注意:治疗从模型建立后的第 7 天开始。
4. 行为测量
注:干预后,分别在 5 个推拿亚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测试阈值冷敏阈值 (CST)、机械撤退阈值 (MWT) 和热撤退潜伏期 (TW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测试时间与推拿组相同(即 24 h)。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ST: 与模型组相比,推拿后 6 h 组抬足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抬足次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表 3, 图 3)。
MWT: 与模型组相比,推拿各亚组除推拿后 18 h 外,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推拿后 24 h ?...
该研究使用次要 CCI 模型模拟临床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 pNP。次要 CCI 模型涉及通过结扎对神经干进行持续、慢性的压迫和约束,伴有结扎线逐渐肿胀,导致坐骨神经内水肿,并在 3-5 天内形成稳定的慢性疼痛27,28。在初步研究中,研究组发现,次要 CCI 模型组在建模后的第 7 天比经典模型组更稳定,使其更适合短期实验设...
作者未声明任何利益冲突,无论是财务还是其他方面。
作者已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 82074573 号和第 82274675 号)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 7232278 号)的研究、写作和出版资助。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Anesthesia machine | Ruiwod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hina | R500 | Animal respiratory anesthesia related equipment |
Chromic intestinal suture | Shandong Boda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China | BD210903 | An absorbable surgical suture mainly made from collagen protein processed from the intestines of healthy young goats |
Electronic Von Frey instrument | Bioseb, USA | BIO-EVF5 | An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
Intelligent cold and hot plate pain detector | Anhui Zhenghua Biolo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China. | ZH-6C | An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cold sensitivity threshold |
Isoflurane | Ruiwod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hina | R510-22-10 | An anesthetic |
Multi-function full-wavelength microplate reader | Molecular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 SpectraMax M2 | An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optical density (OD) |
Thermal analgesia device | Chengdu Techman Software Co., Ltd., China | PL-200 | An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探索更多文章
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