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订阅 JoVE 才能查看此. 登录或开始免费试用。
Method Article
该方案通过前房插管和眼压升高诱导视网膜缺血,然后眼压正常化以启动再灌注,从而模拟小鼠眼中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已知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一系列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和其他血管阻塞性疾病。本手稿提出了一种在小鼠模型中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连接到盐水储液器的前房插管,产生静水压力,将眼压提高到 90-100 mmHg。这种方法有效地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收缩,诱发视网膜缺血。在缺血期结束时 (60 min),眼压恢复正常 (≤20 mmHg),然后从前房取出套管开始再灌注。缺血/再灌注手术后几天,收集眼睛并切块进行组织学染色。通过评估视网膜损伤的 8 个参数对视网膜切片的组织病理学进行评分: 皱褶、出血、变形、神经节细胞、内核、外核和感光层细胞丢失,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该方法为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病理学提供了一个可重复的模型。此外,该模型可以促进发现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推进视网膜病理学的研究并改善患者预后。
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各种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和相关的血管闭塞疾病。鉴于视网膜的高需氧量,它特别容易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这种现象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这种形式的损伤会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 死亡、视网膜形态变性、视网膜功能受损,并最终导致视力障碍1。缺血/再灌注建模适用于研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各种视网膜病变的机制和治疗反应。
我们专注于改进小鼠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压力性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前房插管模型由 Büchi 等人于 1991 年首次发表2。他们成功地在受控时间内将眼压提高到 110 mmHg。他们发现,由此产生的视网膜损伤与类似于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阻塞的发现一致。由于其相对简单的方法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执行,它成为研究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功能模型。我们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步骤,即在拔出针头之前将输液源降低到小鼠的水平。这防止了在拔针时在眼内形成可能的高压差,从而导致与缺血/再灌注无关的眼内损伤。
目的是创建一个受控且可复制的模型,用于研究小鼠模型中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病理学,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眼睛的手术损伤。该模型提供了一种确定潜在治疗方法并增强我们对与血管阻塞相关的视网膜病理学的理解的方法。
所有程序均根据波士顿大学机构动物护理和使用委员会根据 NIH 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批准的动物使用方案进行,并符合视觉和眼科学研究协会 (ARVO) 关于动物在眼科和视觉研究中使用的声明。
1. 实验动物
2. 准备所需的溶液和输液管路
3. 准备工作区
4. 麻醉鼠标
5. 扩张虹膜
6. 前房插管
7. 缺血期
8. 再灌注期
9. 术后护理
10. 遮蔽眼睛3
11. 固定样品4
12. 包埋样品
13. 样品切片5
14. 切片染色5
15. 组织学分析6
为了评估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的病理学,在手术后 2 天从一组小鼠和手术后 7 天从另一组小鼠中收集眼睛。将去核的眼睛固定在 4% 多聚甲醛中,包埋在石蜡中,并切成 5 μm 的切片。用苏木精和伊红 (H&E) 对切片进行染色,并成像以进行组织学检查(图 1)。染色的组织学图像显示,与第 2 天眼睛的视网膜相比,I/R 后 7 天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和丢失?...
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病理提供了一种可重复的方法。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学以及确定治疗靶点。实验方案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可能会带来挑战,并且需要技术技能才能成功完成。一种是实际的插管,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并且有损坏眼睛其他结构的风险。此外,角膜伤口渗漏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插管不...
作者没有披露。
感谢 David Yee 的技术帮助。这项工作得到了马萨诸塞州狮子眼科研究基金会和波士顿大学Chobanian & Avedisian医学院Wing Tat Lee奖的部分支持。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0.5% Proparacaine | Sandoz | 61314-016-01 | |
1% tropicamide | Sumerset Therapeutics | 700069-016-01 | |
30 G needle | Becton Dickinson | 305106 | |
4% paraformaldehyde | Electron Microscopy Sciences | 15700 | |
Bluing reagent | Fisher Scientific | 22-050-114 | |
C57BL/6J mice | Jackson Laboratories | 664 | |
Dissecting Microscope | Olympus | SZ61 | |
Eosin stain | Electron Microscopy Sciences | 26051-11 | |
Hematoxylin stain | Electron Microscopy Sciences (Gill's #2) | 26030-20 | |
Imager | Olympus | Q-Color 5 | |
Infusion line (included in the in vivo perfusion system) | Braintree Scientific | IV4140 | |
Ketamine | Covetrus | 10004027 | Zoetis NDC# 00856440301 |
Microscope | Olympus | CX-33 | |
Microtome | Microm | HM335S | |
Ophthalmic antibacterial ointment | Henry Schein | 1410468 | Baush & Lomb NDC# 2420879535 |
Permount Mounting Media | Fisher Scientific | SP15-100 | |
Prism | GraphPad | 10.3.1 for macOS | data collection, statistical anlaysis, graphs |
Saline Solution | KD Medical Inc | 50-103-1363 | |
Stopcock (included in the in vivo perfusion system) | Braintree Scientific | IV4140 | |
Tonometer | iCare | TA01i | |
Xylazine | Covetrus | 1XYL006 | Covetrus NDC# 11695402401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