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 Article
本文描述了在导航设备不可用时,如何定位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或治疗的功能特异性目标。
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是一种调节大脑神经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研究表明,rTMS 可以调节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网络重组,并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等神经精神疾病。尽管一些研究表明 rTMS 可以帮助中风康复,但其疗效仍不确定,可能是因为手部运动热点的传统定位存在局限性。
手部运动热点由运动诱发电位 (MEP) 决定,MEP 反映了皮质脊髓或锥体束的电导率,代表非自主运动。相比之下,来自运动任务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激活点定义了功能特异性目标,这些目标涉及感知和运动执行,代表自主运动。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功能特异性目标的概念——通过针对特定功能的脑成像技术确定的目标。功能特异性靶点与运动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更强、更广泛的功能连接,可能提供比热点更有效的调节效果。
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探索并验证了功能特异性靶点的调节作用。但是,没有导航设备的机构无法利用这些特定于功能的目标。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针对功能特异性目标的非导航定位方法,专门用于定义和定位中风后同侧半球的 rTMS 目标,解决了缺乏导航设备的机构在应用功能特异性靶向 rTMS 时面临的挑战。
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是一种可以调节大脑活动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已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例如中风患者手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一些研究表明,rTMS 对中风后遗症 1,2,3 有治疗作用,但其疗效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难以确定精确的刺激目标。针对运动功能的 TMS 研究通常依靠国际 10-20 脑电图系统进行定位,使用 C3/C4 作为刺激目标,或者采用个体化目标,例如手部运动热点。然而,这些方法无法准确确定受 TMS 影响的皮质区域。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引导的靶向 rTMS 已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
我们之前的研究还探讨了它通过刺激辅助运动区4 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应用,但尚未应用于初级运动区 (M1)。对于 rTMS,M1 与其他大脑区域不同,因为它包含手部运动热点。TMS 诱导的肌肉收缩代表不自主运动,反映了通过皮质脊髓或锥体束的自上而下的传导。相比之下,在手指敲击任务期间由 fMRI 定义的激活峰值体素在功能上与参与运动认知的大脑区域更多地相关,代表自主运动5。因此,在治疗运动障碍时,使用 fMRI 定义的任务相关“激活”作为功能特异性目标可能会改善治疗结果 5,6。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使用 fMRI 比较了视觉引导任务和自我启动任务之间的大脑激活模式,并确定自我启动的任务更符合主动康复训练的要求6。我们通过重新分析原始研究的数据子集来证实这一发现(图 1)。
准确定位特定的大脑功能区域需要精确的导航工具。然而,目前的系统不仅作繁琐且功能有限,而且头戴式校准器在手术过程中往往无法保持稳定,容易移位,而且价格昂贵,有时成本高达 100 万元人民币 (CNY),约合 140,000 美元 (USD)。根据对成像引导经颅磁刺激疗法精准医学联盟 (PRECISE) 成员机构使用模式的调查,这些缺点导致导航技术在中国只有不到 5% 的 TMS 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使用,尽管它们具有潜在的好处。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系统只专注于“定位”刺激部位,而没有解决“定义”目标的关键问题,即选择最合适的刺激区域。鉴于高成本、作复杂性和时间要求,这就是这些设备尚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采用的原因。
为了解决在没有导航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功能特定目标的挑战,我们探索了非导航、靶向 rTMS 的方法。使用 fMRI,我们确定了运动皮层中的功能特异性目标,并将它们投射到头皮表面,无需导航设备即可定义和定位目标7。虽然非导航 rTMS 无法在整个过程中提供实时监测,但它解决了在没有导航设备的临床条件下目标定位的精确性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基本原理并概述了完整的实验过程,特别侧重于比较功能特异性目标在导航和非导航条件下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为了验证功能特异性靶向 rTMS 的可行性,目前的研究仅包括健康个体。
这项工作已获得成都体育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参与者都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图 2)。该协议描述了非导航与导航功能特异性靶向 rTMS。
1. 参与者招募
2. fMRI 数据采集
注意:所有参与者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磁共振脑成像中心使用 3T GE MR750 扫描仪进行 MRI 扫描。每个扫描会话包括一个 T1 加权结构图像、一个 8 分钟的静息态 fMRI (RS-fMRI) 和一个 4 分钟的任务 fMRI。参与者接受两次 rTMS 干预:一次有导航,一次没有,两次治疗之间间隔 1 周以消除残留影响。在每次干预前后进行 MRI 扫描,总共四次扫描。
注意:平衡参与者之间的导航和非导航条件的顺序。
3. 静息运动阈值 (RMT) 测量
注意:使用表面肌电图 (EMG) 记录来自右拇短展肌 (APB) 肌肉的运动诱发电位 (MEP) 的振幅,使用连接到 Magstim Super Rapid2 刺激器的 70 毫米 8 字形线圈测量 RMT单脉冲刺激。
4. 个体化功能特异性靶向 rTMS
5. rTMS 调制效应检测(MRI 数据处理和分析)
注意:使用预处理软件执行 RS-fMRI 数据预处理,其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配对 t 检验和双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导航和非导航条件下,rTMS 前后 ALFF 或 FC 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GRF 校正,体素 p < 0.001,聚类 p < 0.05)。导航和非导航条件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这个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表明我们的非导航方法相比导航方法没有明显的缺点。为避免做出无显著差异的无根据声明,我们在此处提供了两种 rTMS 条件的单样本 t 检验图(未校正,体素 p < 0.05)(图 5)。这些结果不会在任何类型的多重比较调整(如 FDR 或 GRF 校正)中幸存下来。为了评估非导航和导航方法诱导的脑功能变化的等效性,使用 Cohen 的 d 进行了功效分析。结果表明,ALFF 的 Cohen's d 值为 0.22,而 FC 的 Cohen's d 值为 0.56。
图 1:配对 t 检验的结果。 (A) 基于激活和 APB 基于热点的功能连接之间的差异 (GRF 校正,单个体素 p < 0.001,集群级别 p < 0.05)。(B) 25 名参与者自发和视觉引导的手指敲击任务之间大脑激活的差异(FDR 校正,q < 0.05)。(C) 35 名参与者的自发和基于视觉引导的状态激活功能连接之间的差异 (GRF 校正,单体素 p < 0.001,集群 p < 0.05)。 图 1A 改编自 Wang et al. (2020)5; 图 1B,C 是通过从 Wang 等人 (2023) 6 中提取不同的数据子集来制备的。缩写: APB = 拇短外展肌;GRF = 高斯随机场;FDR = 错误发现率。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2:实验设计流程图。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3:目标标尺的示意图。 (A) 目标标尺的前视图。1. 手柄;2. 头皮锚点(即 XY 平面上的头皮原点);3. 刚性测量尺(亚克力材料);4. 可旋转和灵活的测量尺(硅胶材料)。(B) 头皮锚点的放大视图(即 A 中 2 的放大视图)。(C) 柔性测量尺的放大视图(即 A 中 3 和 4 的放大视图)。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4:功能特异性皮质靶点到功能特异性头皮靶点的转换。 红点代表功能特定的皮质目标,绿点代表功能特定的头皮目标,蓝点表示头皮上 2D 坐标系的原点。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图 5:单样本 t 检验的结果。 (A) 非导航 rTMS 对大脑功能的调节作用(p < 0.05,未校正)。(B) 导航 rTMS 对大脑功能的调节作用 (p < 0.05,未校正)。缩写: FC = 功能连接;ALFF = 低频波动的幅度;rTMS = 重复经颅磁刺激。 请单击此处查看此图的较大版本。
补充文件 1:DPARSF 高级版中使用的参数,如协议第 4.1.1 节所述。请点击此处下载此文件。
补充文件 2:包含本研究中使用的 MATLAB 代码的 zip 文件夹。请点击此处下载此文件。
补充图 S1:自发的手指敲击任务。 该任务由 8 个块组成,每个块持续 30 秒,总长度为 4 分钟。 请单击此处下载此文件。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功能特异性目标的概念,这些目标是与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确定的特定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受先前研究 8,9,10 的启发,我们开发了一个新的工具包 7,11,12,用于定位与功能特异性皮质区域相对应的头皮目标,无需导航设备即可实现功能特异性靶向 rTMS。与使用导航设备的刺激相比,未观察到脑功能影响的显着差异。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方法可以实现个性化功能特定的靶向 rTMS,而无需昂贵的导航设备。
实验方案中的基本步骤
为了确保非导航 rTMS 定位的准确性,作员必须将目标标尺上的刻度与左耳和右耳地标、鼻音和音标对齐。应将秤牢牢压在头皮表面,以尽量减少由头发厚度引起的测量误差。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定位精度和确保精确定位刺激位点至关重要。
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潜在的技术问题
由于这种方法是先前开发的技术11 的高级版本,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关于潜在的技术问题,颅骨形状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参与者的枕骨突起不那么突出,这可能导致定位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枕骨突起,而其他标志(例如左右耳标记和鼻音)可用于定位,而不会影响准确性,因为冗余已经被考虑在开发阶段。
非导航 rTMS 方法的局限性
与导航 rTMS 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无法实时监测线圈与刺激目标的相对距离和方向。然而,即使使用导航式 rTMS,实时监测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作员进行手动调整。
实验方法相对于现有方法的意义
与导航设备相比,我们的方法不需要冗长的定位或设备校准。相反,用户只需将 MRI 数据输入代码脚本,然后通过代码计算相应的距离,然后使用测量工具快速完成定位。根据我们的经验,与导航中涉及的复杂程序相比,这种方法至少节省了 15 分钟。导航设备通常需要昂贵的硬件和专门的培训,而我们的方法只需要 MRI 图像和标准计算即可实现快速、方便和精确的定位,从而显著降低前期成本和作复杂性。
在成本方面,我们的测量工具已获得发明专利 (ZL202411874788.9)12.,这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但不会显着增加生产成本。3D 建模目前正在进行中,我们很快将能够为我们的临床合作者 3D 打印该工具。从一开始就将成本考虑纳入设计阶段。对于希望购买该工具的非合作者,价格仅为 500 元人民币(约合 70 美元),尽管有专利保护,但价格仍然很实惠。
该方法在特定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
近年来,rTMS 干预和治疗在研究和临床领域越来越受欢迎。与所有治疗技术一样,开发正在朝着针对特定功能的精确、个性化治疗方向发展。然而,导航系统和设备价格昂贵,中国的大多数医院目前无法使用此类设备。这种方法解决了个体化、特定于功能的靶向 rTMS 的问题,无需导航。它将皮质目标坐标投射到头皮上,并使用工具在头皮表面标记坐标。该方法中使用的基于 fMRI 的皮层靶向方法与国际导航系统和设备采用的 fMRI 目标坐标相同。虽然它无法监测线圈和刺激目标之间的实时相对距离和方向,但它仍然比目前的临床 “盲瞄准 ”方法(如在皮肤表面使用解剖标志或选择手部运动热点)具有优势。此方法用作精确实时导航和 “盲目标” 之间的过渡方法。对于没有导航系统和设备的临床机构,它可以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该方法将显著促进 fMRI 引导下的 TMS 精准治疗,从而发现更有效的刺激靶点,提高对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没有需要声明的利益冲突。
本研究得到了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No. 2024ZYD0189)的支持。作者要感谢 PREcision 医学联盟成像引导的经颅磁刺激 thErapy (PRECISE) 的专业指导。
Name | Company | Catalog Number | Comments |
Brainsight Neuronavigation system | Rogue Research Inc. | KITBSF0104 | |
DPABI_V7.0 toolkit | DeepBrain | for RS-fMRI and task-based fMRI data analysis | |
Magstim Rapid2 | The MAGSTIM Company Limited | 3012-00 | |
SPM12 (7771) | Wellcome Centre for Human Neuroimaging | for RS-fMRI and task-based fMRI data analysis | |
The Brainsight 2 channel electromyography acquisition device | Rogue Research Inc. | NTBX001001 |
请求许可使用此 JoVE 文章的文本或图形
请求许可This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Video Coming Soon
版权所属 © 2025 MyJoVE 公司版权所有,本公司不涉及任何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